【知识解析】唐代重要诗人主题图集.ppt

【知识解析】唐代重要诗人主题图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代诗歌题材广泛,数量繁多,艺术精湛,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根据《全唐诗》的记载,唐代有诗人近2300余家,作品有近5万首。唐诗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初唐、盛唐、中晚唐几个时期。初唐诗歌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此外还有陈子昂、宋之问等。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改变南朝诗歌柔靡纤弱、毫无生气的风气,并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所谓的“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诗歌创作领域也出现大批优秀诗人,写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其中田园山水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占相当比重,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王维也出现在这个时期。唐代中后期,唐王朝的鼎盛期已过,但诗歌创作仍未衰竭,先后出现了韩愈、柳宗元、李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也很大。线装版图书《钦定全唐诗》《全唐诗》又称《钦定全唐诗》,是一部范围较广的唐诗总集。全书以明胡震亨《唐音统签》及清季振宜《唐诗》为底本,又旁采碑、碣、穆史、杂书之所载拾遗补缺而成,共收录唐、五代350年间诗歌48900徐首,收入作家2246人。其内容包括帝王、后妃、宗室诸王、公主宫嫔的作品,乐府诗(不包括新乐府),历朝诗,无姓氏可考者之诗,之后为联句、逸句、名媛,僧、道、仙、神、鬼、怪、梦、谐谑、判、歌、语、谣、古辞、词等。全书以人系诗,按时代先后排列,对可考稽的作者多附小传。唐代重要诗人主题图集唐代重要诗人主题图集初唐四杰在唐高宗到武后初年,出现了“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都是初唐诗坛上很有才华的作家,“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为四杰之首,是个才学兼富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王勃擅长五律、五绝。虽存篇幅不多,但已形成独特的风格,境界开阔,语言质朴。其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将离别之情表现得乐观开朗,绝无哀伤缠绵之感。他的《滕王阁序》摆脱了六朝诗文的浮华绮靡之风,气势雄放,风格高昂,显示了诗文革新的初步成绩。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二十七岁。备注:《滕王阁序》名句——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650—676)唐代重要诗人主题图集初唐四杰骆宾王,姓骆,字观光,婺(wù?)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出身寒门,其名和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他的生活经历很丰富,曾从军,也曾任低级官员,年轻时就擅长诗文,在四杰中他的诗最多。骆宾王也擅长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在当时就已被称为绝唱。他的名作《在狱咏蝉》是一首工整的五律,是任侍御史时获罪入狱时所作,这首诗以蝉的高洁自比,抒发了自己的悲愤沉痛之情。684年,骆宾王跟随英国公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撰写《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骆宾王结局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空门。骆宾王(626?—687?)帝京篇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桂殿嶔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已矣哉,归去来!马卿辞蜀多文藻,扬雄仕汉乏良媒。三冬自矜诚足用,十年不调几邅回。汲黯薪逾积,孙弘阁未开。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此诗描绘唐朝帝京长安的繁华,颇多壮词,显示出大唐帝国的强盛和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提出了居安思危的警示,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愤。唐代重要诗人主题图集初唐四杰杨炯,字令明,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曾任盈川县令,在四杰中,他的诗数量最少,成就也最低。他负才自傲,自认为超过了王勃。659年,进士及第,授弘文馆待制。676年,参加制举,补为校书郎。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686年,贬为梓州司法参军。692年,迁盈川县令。693年,卒于任上。杨炯的诗作以边塞征战诗最为著名,他的代表作《从军行》,格调激扬豪迈,充满爱国激情。杨炯的作品具有复杂性,既带有宫廷诗的烙印,又与之抗衡,为唐初诗坛吹进一股新风。杨炯(650-693)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

文档评论(0)

139****88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