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技巧和方法——内容措施、背景原因类+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pptx

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技巧和方法——内容措施、背景原因类+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届高考历史主观题

解题技巧和方法

(内容措施、背景原因类);非选择题(主观题)

一、分值分配:共3道大题/总分52(18+16+18),每题17、19题有2小问,分别为8+10、10+8分值设置,18题为评析题设置为16分。

二、时间分配:(考试共75min,选择题用时20~25min)非选择题用时50~55min,一道主观题的用时控制在10~12min内,最多不超15min(每小问可视分值分配时间)。;总的答题要求:1.用词科学,用专业语言;

2.语言精练,不重复啰嗦;

3.分点作答,分类概括;2.书写工整,注意格式(1)网上阅卷速度快,故规范答题是获得高分的关键(段落化、层次化、序号化、工整化)“把得分点作为队长排在队伍的最前面”(2)看分答题(如果答题没把握则宁滥勿缺、多多益善)。(3)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回答(指要点多,并非文字多,同一个方面不要用很多的语言来阐述,不要重复论述同一角度)。

;【高考历史方法指导】

一、内容型历史试题

(一)什么是内容型历史试题?这里所说的内容型试题,其实就是史实型试题。它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归纳、辨别以及材料与课本相联系的能力。

;【高考历史方法指导】

一、内容型历史试题

(二)内容型和措施型试题的题型特征(主要的设问形式)1.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内容有哪些,等等。2.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那些应对措施,等等。

;【高考历史方法指导】

一、内容型历史试题

(三)内容型试题解题的主要方法1.准确识记、归纳课本相关知识。2.对高考中比重最大的材料型试题(选择和非选都有),要把提炼材料和联系课本知识并重。

;【高考真题示例】;【答案参考】(1)措施:广泛组织商会;制定商律,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解析】(1)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材料“设立商务总会”“设商务分会”,可见广泛组织商会;公司律规定“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可见制定商律,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结合“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的内容,可见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

;2.(2020·全国高考Ⅱ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永定河属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频仍”。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直隶巡抚主持治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竣工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有近2000名河兵常年修守。改名永定河后的40年内,下游漫溢、决口达20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据(清)《永定河续志》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10分)

;【答案参考】(1)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建立岁修、抢修制度;改修河道,筑堤束水;修减水坝和减水引河。效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未根治水患。【解析】(1)第一小问措施,由材料一“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得出社会专门机构;由材料一“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得出建立岁修、抢修制度;由材料一“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得出改修河道,筑堤束水;由材料一“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得出修减水坝和减水引河。第二小问效果,由材料一“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得出取得了一定成就;由材料一“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得出未根治水患。

;3.(2021·全国高考甲卷·45)(15分)材料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据《魏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