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脂肪的营养作用.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脂肪的营养作用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龙开安 一、脂肪的组成 脂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与糖类、蛋白质相比较,碳、氢含量较多,氧的含量较少,其能值为糖类的2.25倍,所以饲料的能值高低主要取决于脂肪含量的多少。脂肪是动、植物体的组成成分,也是动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二、脂肪的分类脂肪真脂肪:类脂肪由脂肪酸与甘油化合而成,又称为三酰甘油或三酸甘油酯,如:植物油、动物油磷脂:蜡质:无营养价值,主要存在与动物的毛、羽之中,具有沥水性均由脂肪酸、甘油及其他不含氮的有机化物化合而成三、脂肪的性质 1、易溶于乙醚,在分析实验中常用乙醚提取,所以粗脂肪(包括真脂肪和类脂肪)又称为乙醚浸出物。 2、脂肪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即酸败现象)产生恶臭。 3、脂肪的氢化作用,在催化剂和酶的作用下,不饱和脂肪酸的双解可与氢发生反应,双解消失,转化为饱和脂肪酸。四、脂肪的营养作用 1、脂肪是构成动物体组织的成分; 动物机体各器官都贮有脂肪,神经、肌肉、骨骼、皮肤及血液等组织中均含有脂肪。这些脂肪多属于脑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醉等。 2、脂肪是畜禽热能来源和贮存能量的最好方式; (1)脂肪是含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体积小,产能高 (2)生理条件下,同等质量的脂肪氧化解产生能量=糖类×2.25 生产中由于脂肪适口性好,含能量高,常用补充脂肪来提高日粮的能量,从而提高日粮的消化率。肉仔鸡日粮为高能饲料,所以常加脂肪。 3、脂肪可为畜禽提供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饲料中供给的脂肪酸。 常见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油酸及花生四烯酸 必需脂肪酸的营养功能: (1)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2)参与构成多种激素,如前列腺素 (3)调节脂类的正常代谢 (4)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 必需脂肪酸的缺乏症: 幼畜日粮中缺乏必需脂肪酸时,皮肤发生鳞片性皮炎,生长停滞。如仔猪皮肤发疹,尾部坏死,白猪可看出耳后、腋区分泌有棕黄色胶样物。一般植物油中含必需脂肪酸较多,如大豆油中含亚麻油酸52%。 成年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可合成这些必需脂肪酸,饲料中不必单独供给。 4、脂肪可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饲料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及胡萝卜素必须溶于脂肪才能被吸收。当脂肪缺乏时,这些维生素不易被吸收,将发生脂溶性维生素代谢障碍及缺乏症。日粮中含有一定的脂肪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脂肪是畜禽产品的组成成分在肉、蛋、卵黄中都含有较多的脂肪,这些脂肪可由糖类转化而来,不必为此单独供应脂肪。 6、脂肪对畜体有保护作用 脂肪存在于内脏器官周围,可固定器官。 脂肪的导热性能差,冬季动物的皮下脂肪可起到防止热量散失,维持体温的作用。五、饲料中脂肪的性质与畜体脂肪品质、畜产品品质的关系(一)饲料中脂肪的性质 植物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硬度小,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低,易酸败; 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硬度高,常温下呈固态,熔点高,易保存。(二)饲料中脂肪与畜体脂肪品质、畜产品品质的关系 1、对肉类脂肪的影响 (1)反刍动物 牛、羊等反刍动物能将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中经细菌的氢化作用,转变为饱和脂肪酸。故,反刍动物脂肪品质并不受饲料中脂肪性质的影响。 (2)单胃动物 猪、鸡等单胃动物不能完成转化过程,因而,饲料中脂肪的性质直接影响体脂肪的品质。猪鸡采食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饲料后形成软脂,屠体不易保存。玉米含脂肪较多。故,为保证得到较好的屠体品质,猪日粮中玉米含量最好不超过50%。 2、对乳脂肪品质的影响 与乳脂品质密切相关,对乳脂率影响小 3、对蛋黄脂肪的影响 受饲料脂肪的影响较大六、畜禽饲料中油脂的添加利用 1、油脂的种类 目前,畜禽生产中常利用的油脂主要有:动物油、大豆油、玉米油、椰子油和棕榈油等 2、油脂的作用 (1)供给能量;(2)改善饲料的适口性;(3)有利于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4)减轻高温应激反应;(5)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6)提高饲料转化率;(7)加工生产复合预混料时,可以避免产品吸湿结块,减少粉尘。 3、油脂的添加量 一般在肉鸡饲粮中的添加量为1%~5%,产蛋鸡饲粮中,冬、夏季油脂的添加量为1%~3%。 4、饲粮中添加油脂的注意事项 (1)饲粮的能量水平变化不能太大; (2)要均匀混合,尽快喂完; (3)增加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含硫氨基酸等的供给量,特别注意维生素E和硒的供给; (4)控制粗纤维水平。肉鸡控制在最低量,蛋鸡可略高于标准。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