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55).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研究,():

PsychologicalResearch20103579-8379

感知需求对高中生助人行为的影响:共情反应的中介作用

,,

1121211

赵青孙炳海李伟健谢佳链陈海德

(1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金华321004;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摘要:为探讨共情在感知需求对助人行为影响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了感知需求、共情反应、助人行为三种测量工具,对192名

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感知需求、共情反应和助人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2)感知需求通过共情反应的完全中介作用可

以显著影响助人行为。

关键词:感知需求;共情反应;助人行为

表现出不同的助人水平,即助人行为之间的差异并

1引言

[]

1

不是由感知需求引起的。人们对感知需求和助人

近年来我国频繁受到各种自然灾害袭击,诸如行为之间关系的认知存在着分歧,以往的研究认为

年的雪灾、·汶川地震、年底至今的西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个体的共情的不同。

20085122009

南干旱等。通过电视媒体和报纸对灾区受灾情况的共情是指个体因他人的困境而产生的一种替代

报道,灾区群众的困苦受到了全国各地公众的关注,性情感反应。在以往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对共情和

大家纷纷采用各种方式援助他们。公众采取各种各助人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积累了丰富

样的方式帮助灾区群众,这一效果的取得与电视报的研究文献。Hoffman和Ghapman认为共情是助人

[,]

23

纸公开受助者的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启示人们行为的动机之一,是助人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

感知受困者的需求有助于产生帮助行为。研究感知从年代开始

文档评论(0)

177****28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