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课件第8章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pptVIP

史学概论课件第8章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借鉴一切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史学工作者以唯物史观的理论、方法论作为研究历史的指导思想,这既是历史学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史学工作者确保自己研究工作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唯物史观作为一种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并不排斥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一切有价值的历史观点和史学方法;反之,唯物史观善于借鉴这些观点和方法,用以补充和丰富自身以保持新鲜的活力,从而不断获得新的发展。(1908-1984)巴勒克拉夫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曾任英国历史学会主席,治史贯通古今,著述等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历史研究的主流和趋势作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对于某一种新方法的提倡和运用,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不应过分夸大某一种方法的作用和价值,或以此否定以往的、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史学工作者对于任何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的借鉴,都必须考虑到它们同研究对象是否适宜,以及研究结果是否准确。专业素养一、从“史才三长”到“史家四长”1.史才三长《旧唐书》: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籯,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柟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加,所向无敌者矣。脱苟非其才,不可叨居史任。自敻古已来,能应斯目者,罕见其人。才指史家应有的才具,即在考核史料、叙述史事以及编纂技巧方面的能力。学指史家应有的学问,即要掌握广博的史学知识及其它有关知识,掌握充分的史料。识指史学应有的见识,即辨明是非,有正确的见识、观点,还包括嫉恶扬善、秉笔直书的品德和胆识。刘知幾(661—721),字子玄,中国古代著名史学理论家,所著《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的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史学家从撰述历史发展到评论史家﹑史书和史学工作的开创性著作。2.史德清·章学诚: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千古多文人而少良史,职是故也。……虽刘氏之所谓才学识,犹未足以尽其理也。……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仔细分析刘知幾的话,“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云云,其实也具有“德”的意义。但章学诚直接点明了。特别需注意者,刘、章二人都强调了“德”与“识”的不可分,用今天的话来讲,他们讲的“识”不是纯粹的见识,而是基于一定价值判断的。(1738-1801)章学诚,字实斋,中国古代杰出的史学理论家、方志学家,著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方志略例》等,《文史通义》与《史通》齐名。3.史家四长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提出“史家的四长”,即史德、史学、史识、史才。史德史家第一件道德,莫过于忠实。史学贵专精不贵杂博,专门学问与普通常识结合。史识历史家的观察力。“由全部到局部”、“由局部到全部”,“不要为因袭传统的思想所蔽”,“不要为自己的成见所蔽”。梁启超于1921年在南开大学讲授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以及1926年至1927年在清华研究院讲授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是他在史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品。《补编》论述史家所应有的修养及各项专史的研究见解,所论述举例都是中国历史值得探讨的历史人物。着重探讨了各种专史的研究、写作方法。史才作史技术,一是“组织”,包括对史料、史实的“剪裁”、“排列”;二是“文采”,包括行文的“简洁”、“飞动”。才、学、识、德,对史家的素养做了高度精要的概括,到今天仍然是衡量史家的最佳标尺。上一节所讲的“理论素养”,完全可以包涵在“史识”中,在现代史学中,理论素养是高超史识的必要条件。2.西方对史家修养的论述古希腊作家卢奇安《论撰史》:历史家务使自己的头脑有如一面明镜,清光如洗,纤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写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文案个性定制,计划书、方案、策划书专业撰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