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教案(精选10篇).pdf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教案(精选10篇).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篇)

1

活动内容:

各行各业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从幼儿谈起自己的

理想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敬仰

之情。而现实生活中幼儿对各行各业的劳动缺乏体验,部分幼儿不懂得尊重各

行各业的劳动者,针对幼儿的这一情况,通过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幼儿尊重各行各

业劳动者的美好情感及各行各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并且通过谈话发展幼

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知道常见几种行业的名称,了解各行各业与与我

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对各行各业人员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活动重点: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行业,并能说出各行各业的名称。

活动难点:

能够大胆准确说出各行各业中的职业性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活动准备:

1、各行各业工作者图片。

2、护士、医生服装(课前排练好情景剧)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唉,他怎么了?幼:(肚子痛)师:去了哪里?幼:(医院)师:

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呀?幼:(看病)(注:请幼儿扮演医生、护士、病人)

2、师:那你知道医院里面都有什么人吗?

幼:医生、护士、病人

3、1)师:那你知道医生主要是干什么工作吗?

幼:看病、拍片、做手术、写病历、开药方等

2)师:那护士主要是干什么工作呢?

幼:(照顾病人、换床铺、打针)

二、与幼儿交谈自己的理想。

那小朋友们,你们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呀?(如:医生、警察、科学家等)

老师小结:小朋友说了这么多,我们把这些工作统称为职业。

三、出示各行各业工作者的图片,让幼儿进行认识和了解。

1、师:你们看,我这儿有一些工作者的图片,你们知道他们都是干什么的?

幼:他是老师、厨师消防员等

2、师:你们是怎么知道他们是做这些工作的呢?

幼:他们穿的衣服或者配饰等

3、师:不同职业的人干不同的工作,谁能来介绍一下他们做什么主要的工

作?

幼:老师师给传授知识的,教书育人的等等

四、讨论了解各行各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师:小朋友们这些职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那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

会变成什么样?(或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幼:没有警察叔叔,

就会有很多坏人危害社会了;没有有列车员叔叔在,我们不能安全有序地乘坐火

车教师小结:小朋友知道这些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重要,我们要去学会敬仰和感

恩他们,因为我们长大之后也会成为生活中的某一人员。

2

活动背景: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婴儿一岁前就对别人的

情感有反应,如果旁边有孩子哭,他会随之一起哭;一两岁时,孩子看到别人哭,

就会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安慰,这表明他已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

有了试图减轻别人痛苦的本能,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到了五六岁时,孩子

开始进入认知反应阶段,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安慰正在哭泣的同伴,什么时候该

让他独处。这些都是孩子爱心的自然表现,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养,那么

他的爱心就会逐渐消失。因此,孩子有没有爱心,关键在于引导和培养。仔细观

察我们的周围,有不少的因素正影响着孩子的爱心教育。

1.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成人往往忽视与幼儿进行沟

通,忽视了对幼儿心理需要的满足,以致造成代沟;幼儿间相互交往的机会与时

间相对减少,缺少施与别人同情的环境;随着竞争的加剧,为了在竞争中取胜,

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于自身而排斥他人,这种现象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

2.家庭教育的误区:家长重知识、技能教育,忽视同情心的培养;有些家长

怕孩子吃亏,受人欺负,对幼儿进行消极教导,如:“他打你,你就打他”;“想

玩你就拿”等,在家庭教养中,父母自身缺乏同情心,难以给幼儿树立一个好的

榜样;有些家长只给孩子爱,却不教孩子爱同伴、爱别人。这就使孩子养成了自

私自利,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习惯,缺少必要的同情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9****27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