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案).pdf

冀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下册英语教材分析

教材的特点和变化

拿到本册教材,我们首先要了解本套教材我们要让学生达到的总目标。总结为以下几点:目

标一、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下面我来解释一下,就是以话题为主线,培养学生

日常交际功能,同时融汇语言知识的渗透,进而达到任务型教学的目的。目标二、培养学生

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兴趣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学会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目标三、在教授语言的同时,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进入六年级后,我们拿起教材会发现,较之其他年级比较,教材发生了很大变化。

1、课文结构的变化

主要是课文不再是从前那种,只是简单的几句话,而是转为大段的语言片段,很多课文,都

是围绕一个主题或情景展开的。在叙述一件事情,不在是单纯就一个句型惊醒反复操练,而

是在叙事或情景对话的同时,融入以往学过的很多句型,甚至是不同的时态。例如,第一单

元的第5课,它就是一篇描述情景的课文,还有第6课,在回忆比赛情景的同时,融入了般

过去时的使用,也就是说,课文的知识内容复杂了。

2、单词的变化

如果我们再细致一点的话,我们还会发现六年级的单词也有了变化,不只是表现在单词量上,

还表现在单词的词性上,以往的新词主要以实物单词,即名词为主,而现在,新授单词的词

性变得复杂,出现了很多抽象单词。如,这两个单元中就出现了win、lose、often、before、

healthy、weak、strong等,而且新授单词多数出现在句子中,这就说明,我们要让学生组

只是学习到单词,还有学会在句子中应用单词。

3、语法知识的细致化

在本册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书中的语法变得综合、细致很多。语法其实对学生来说,已经

不是陌生的了,而在本册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正确使用。比如在以前教材中,可能

一课书就是在练习一个句型。Canyou?Yes,Iam.No,Ican’t.Whatwould

youlike?Iwouldlike.而在本册中几乎每课的句型都不会这么单一。就

第1课来说就涉及疑问句和陈述句,而且疑问句又涉及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What

sportsdoyouplay?Doyouhaveanyping–pongballs?……

4、与初中知识衔接不紧密

六年级音域的学习,我们还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与初中知识的衔接问题。小学

学生毕业后进入初一时不能适应,很多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英语成绩能达到A的水平,进

入初中后却一落千丈,有的甚至不能几个,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教

的知识不能只把眼光停留在应付目前的成绩,而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做长远打算,对于这个问

题,我总结的原因是:①、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他学习英语是机械的,学习到的知识是

老师灌输进去的,而并不是他自己真的想学,也就是缺乏应有的兴趣,因此,在进入初中后,

随着知识量的增加,而又没有人在后面督促,他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去学,成绩当然就会下降。

②、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都是就课论课,没有把知识连成系统知识的复现率低,导致很多

旧知识出现还象新知识。③、题型的衔接上。小学重视趣味性,而初中更多的重视知识系统

性。

1

二、教学建议

●在教学设计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成功的导入部分能够引领一节精彩的课。

导入环节也就是指从旧知识的复习转入新知识的教授的过渡环节。我觉得平时对这一环节我

们关注较少,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经常是先复习上节课的和句型,然后就直接拿出这节

课的新单词,“Now,Let’slearnsomenewwords.Look!”然后就是直接讲授,这

样就会显得特别生硬,学生就会有一个反应过程,辉感觉奇怪,怎么突然就到这儿了?好的

导入环节就不会让学生产生这种疑惑。我觉得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应具备两个特点:承上启

下,引起学生兴趣。承上启下就是说要既与前面复习内容有联系,又能巧妙地引出下面的新

授内容,引起学生兴趣就是指我们导入的语句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参与到下

面环节的欲望。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如,书中的第3课,我们可以看到,第2课是一个在

体育用品商店购物的情景,里面涉及到很多句型的使用,如,Doyouh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9****2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