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原理.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原理

荧光素酶(英文名称:Luciferase)是自然界中能够产生生物荧

光的酶的统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种学名为Photinuspyralis的

萤火虫体内的荧光素酶。在相应化学反应中,荧光的产生是来自于萤

光素的氧化,有些情况下反应体系中也包括三磷酸腺苷(ATP)。没

有荧光素酶的情况下,萤光素与氧气反应的速率非常慢,而钙离子的

存在常常可以进一步加速反应(与肌肉收缩的情况相似)。

双报告基因用于实验系统中作相关的或成比例的检测,通常一个报

告基因作为内对照,使另一个报告基因的检测均一化。检测基因表达时

双报告基因通常用来瞬时转染培养细胞,带有实验报告基因的载体共

转染带有不同的报告基因作为对照的第二个载体。通常实验报告基因

偶联到调控的启动子,研究调控基因的结构和生理基础。报告基因表达

活力的相对改变与偶联调控启动子转录活力的改变相关,偶联到组成

型启动子的第二个报告基因,提供转录活力的内对照,使测试不被实验

条件变化所干扰。

通过这种方法,可减少内在的变化因素所削弱的实验准确性,比如,

培养细胞的数目和活力的差别,细胞转染和裂解的效率。

理想的双报告基因方法应该使用户能够以萤火虫荧光素酶所具有

的速度,灵敏和线性范围对同一样品中的两个报告基因同时测定。这在

传统的报告基因,如CAT,β-Gal和GUS是不可能的,由于它们测试化

学,处理要求所固有的局限。相反,结合萤火虫(Photinuspyralis)和

海洋腔肠(Renillareniformis)双荧光素酶的系统可满足这些要求,

在单管中完成这些测试。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原理:

将目的基因3’UTR区域或者lncRNA序列构建至载体中报告基

因Luciferase的后面,构建荧光素酶质粒。然后转染至细胞中,通过

比较过表达或者干扰miRNA后,检测报告基因表达的改变(以萤火虫

荧光素酶为报告基因,以海肾荧光素酶为内参基因)可以定量反映

miRNA对目的基因的抑制作用。结合定点突变等方法进一步确定

miRNA与靶基因3’UTR的作用位点。

常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

1、pRL-TK这个载体是由Promega开发的,pRL-TK是海肾荧光

素酶报告载体,含有SV40增强子,质粒图谱如下所示:

2、pGL3-Basic是萤火虫荧光报告载体,图谱如下图所示:

从这两个图谱中可以发现,ppGL3-Basic这个载体主要是用于评

估miRNA与靶基因3’UTR的结合,靶基因的3’UTR放在荧光素酶

的后面,这个荧光素酶是荧火虫荧光素酶,而pRL-TK这个载体则表达

海肾荧光素酶,将这两个质粒共同转染进入293细胞中来检测荧光时,

pRL-TK这个质粒起到一个内参的作用。

3、pmir-GLO将荧火虫荧光素酶与海肾荧光素酶构建到一个载体

上,偏差更小且单质粒转染比双质粒共转染更简单。该质粒也是由

promega公司开发的,图谱如下所示:

实验基本流程:

1、重组质粒制备:制备含有待检测基因Luc/Rluc的重组质粒;

2、共转染:将带有Luc/Rluc标记的报告基因和目的基因进行共转

染,通常24-48h;(选择转染效率较高的HEK-293T细胞或原代细胞

等)

3、细胞处理: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依照protocol操作;

4、荧光检测:使用酶标仪或具有类似检测功能的设备进行荧光强

度检测

5、数据分析

实验案例:

CDK9是miR-206的靶标(a),但是CDK9突变型不是miR-20

文档评论(0)

199****2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