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艺术的审美特征绘画分南北宗.pdf

中国画艺术的审美特征绘画分南北宗.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画艺术的审美特征绘画分南北宗

第一篇:中国画艺术的审美特征绘画分南北宗

中国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1.形神兼备,画贵神韵。注重神似,气韵,形态是否逼真在其次。

重在写意,写神。2.诗情画意,重在意境。画如诗,有情趣,有意境。

要描绘一种境界,抒发一种感情。使人与自然相通,相融。

3.心师造化,迁想妙得。以造化(大自然环境)为师,为创作源

泉。在观察体验,“迁想”的基础上,分析,提炼,构想,有“妙得”

再去作画。(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4.绘画技巧讲究“六法”:

(谢赫提出)

气韵生动: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

显得富有生命力。骨法用笔:说明人内在性格的刚直、果断及其外在

表现等。

应物象形: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在六法中,象形问题摆

在第三位,表明在南北朝时代,绘画美学对待形似、描绘对象的真实

性很重视。但置于气韵与骨法之后,表明那时的艺术家已经相当深刻

地把握了艺术与现实、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的关系.随类赋形:色彩与

所画的物象相似,色彩非自然主义。

经营位置:绘画的构图。经营原意是营造、建筑。非定点透视,

而是散点透视传移模写:临摹作品

5.绘画分四品:(也是现在拍卖价格的依据,逸品最贵。)

能品: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达到了形真神似的地步。有功力,能

表现。

妙品:在“能品”的基础上更求神似,画面中时有奇妙的神来之

笔。得心应手,笔墨精妙。神品:形神兼备,立意秒合自然。

逸品:技法炉火纯青,不拘章法,尽情表现胸中逸气。6.绘画分

南北宗:

受佛教南北禅的影响,唐代开始从艺术审美上将南北风格区分欣

赏,绘画分南北宗,但作家不分南北。

北宗——理念追求深透,画法著色山水。北宗之祖:李思训(大

李将军)南宗——理念追求淡远,画法笔墨渲淡。南宗之祖:王维(王

右丞)

南宗北宗,门派之争还是文化差异?

读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8月第1

版),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处:

一为气韵之可学。原文如下:

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

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

丘壑内营,立成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

此段论述,包含着一个矛盾。先说“气韵不可学”,又说“亦有

学得处”,到底可学还是不可学?其实,在这矛盾的背后,体现着中

国古人常用的辩证思维。气韵,既不可学,又可学。

何谓气韵?谢赫论绘画六法,第一即为“气韵生动”,气韵者,

可解为绘画(艺术品)所充盈流动的生命力。说它生而知之,是就个

人的天然禀赋而言,一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文以气为主,

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

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作文如此,作

画亦如此。说它可学而得,则不废弃后天之努力,其人先天禀赋虽有

不足,通过勤学苦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却也能“腹有诗书气自

华”,气韵亦可由涵养得来。

二是南北宗的问题。原文如下:

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僧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

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

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遥接衣

钵。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又是李大将军之派,非吾曹所易学也。

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

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幹、赵伯

驹、伯骕,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

其传为张躁、荆、关、郭忠恕、董、巨、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

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要之摩

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东坡赞吴

道子、王维画壁,亦云:“吾于维也,无间然。”知言哉。

这是中国绘画史上一段著名的公案了。我手头有徐复观《中国艺

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与童书业《童书业说

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两书,二人对此问题有

专章展开大篇幅的论述,且观点截然对立。着实促人思考。

(1)南北宗的提出者。学界多以董其昌为南北宗的最早提出者,

童书业先生却以为提出人应是莫是龙,俞剑华、启功等先生皆认肯其

说。莫是

文档评论(0)

领航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案的个性定制:修改,审批等。本人已有2年教写相关工作经验,具有基本的教案定制,修改,审批等能力。可承接教案,读后感,检讨书,工作计划书等多方面的个性化服务。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