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复习(一)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学科说明》关于文言文阅读的部分要求:
理解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何、焉、与、所、因)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2.掌握虚词“之、而、以、于、其”的意义与用法。1.了解文言虚词复习要点:近年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虚词在文言句中的翻译;三、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学习目标中考真题: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一、“之”1、二世杀之()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3、何陋之有?()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5、久之,目似暝()6、(陈涉)辍耕之垄上()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8、故以怪之矣()他这无实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补足音节去、往助词的这件事“之”字用法归纳
2、用作指示代词可以译为“这”“这样的”“那”“那样的”助词1、结构助词可译为“的”。2、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代词1、用作一般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件事”。3、结构助词(主语+之+谓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4、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5、结构助词,表限定。可译为“以”一室之内6、语气助词。(时间词+之)或(动词+之),补足音节,可不译。动词7、可译为:去、往、到。二、“而”中考真题:指出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1、呼尔而与之()2、博学而笃志()3、发于声,而后喻()4、人不知而不愠()翻译为“着”,表修饰翻译为“然后”,表顺接翻译为“却”,表转折翻译为“并且”,表并列“而”字用法归纳:
通常用作连词,在句子中表现词与词之间的并列、顺接、修饰、转折关系。
1、表并列,可译为“并且”“又”或不译。2、表顺接,可译为“然后”“就”或不译。3、表修饰,可译为“地”“着”或不译。4、表转折,译为“却”“可是”“但是”5、表递进,译为“而且”或不译6、策之不以其道。()7、皆以美于徐公。()3、可以一战()2、以君为长者()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中考真题:指出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三、“以”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以塞忠谏之路也()用、拿把凭借、依靠因为以致按照认为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3、作动词,译为“以为、认为”2、用作连词: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表结果,译为“以致”。有时相当于“而”。②表示凭借,译为“凭、靠”1、用作介词①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以”字用法归纳中考真题
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1、万钟于我何加焉()2、告之于帝()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4、骈死于槽枥之间()5、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7、不求闻达于诸侯()8、皆以美于徐公。()四、“于”对,对于向跟、与在从到在比、胜过4、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3、引出处所、时间、范围,可译为“在、从、到”“于”字用法归纳介词1、引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2、当于与“比”连用时,译为:“跟、同”五、“其”中考真题
指出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复前行,欲穷其林()3、其真无马邪?()4、其真不知马也()5、其一犬坐于前。()他们的那个难道恐怕其中的3、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