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旧石器时代的生活特征

2、新石器时代的生活特征

3、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以及发展概况

4、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

5、夏朝建立时间、地位、政治制度

6、商朝建立时间、政治制度、文字

7、分封制:目的、对象、作用

8、宗法制:特点、影响

9、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的关系

10、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特点(政治)

11、井田制的实质

;提问;新课导入;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春秋战国;西周灭亡;(一)春秋

1.起止时间:

2.起始标志:

3.春秋五霸:

4.时代特点:;;(二)战国

1.起止时间:

2.起始标志:

3.战国七雄:

4.时代特点:;战国时期七雄;材料2:(周)王夺【剥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迎战】。……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中肩。

——《左???·桓公五年》;华夏(自称);针对训练;农业;;;结合课本内容和材料,思考各国变法的原因和结果?;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汉书·食货志》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曾临渭(渭水)论囚,渭水尽赤。

——《资治通鉴》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战国策·秦策一》

;①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

②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③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使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B.主要得益于铁犁牛耕的使用

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D.主要利于农民生活的日益富足;A;三、孔子和老子(阅读课文12页“孔子和老子”,思考以下问题:);-----打破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学派;【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派别;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顺应了统一战争的的潮流,为建立起大一统的君主专制国家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百家争鸣的性质与影响。;小结;小结;变革之法——春秋战国的变法运动;战国时期七雄;井田制瓦解;;;变革之始——时代特征与经济基础;春秋;春秋;学派;铁农具牛耕的使用;三、百家争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