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看隐喻的翻译英语论文.docxVIP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看隐喻的翻译英语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看隐喻的翻译英语论文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究隐喻翻译的艺术

摘要

在认知语言学的光环下,隐喻不再仅仅是语言的装饰,而是源域向目的域智慧的投射。隐喻,这一语言的普遍现象,编织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纽带。然而,不同语言间的隐喻差异如山川阻隔,为翻译者设置了重重挑战。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深邃视角,探讨隐喻的认知本质、翻译的可行性及其策略,如同探索一条穿越文化密林的翻译之路。

关键词

隐喻认知翻译

1、引言

人们以隐喻为笔,绘制情感的画卷。近年来,隐喻研究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学者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探讨隐喻翻译的奥秘。随着研究的深入,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立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石,从认知的视角,探讨隐喻翻译的策略,如同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航行的罗盘。

2、隐喻的认知性

Lakoff与Johnson在1980年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确立了隐喻在认知领域的核心地位,开辟了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新纪元。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抽象思维的精髓,是理解抽象概念的桥梁。隐喻包含源域与目标域,前者是已知或熟悉的具体事物,后者是陌生或不太熟悉的抽象事物。通过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我们得以理解并体验新事物。隐喻是知识的桥梁,它帮助我们在已有的概念基础上,获取新知,理解新事物。

3、隐喻的可翻译性

认知语言学,这一以语义为核心的语言学流派,认为语义是概念化的,是人类对世界的经验和认知的反映。它强调经验和认知对语言产生的重要作用,认为语言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结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隐喻的产生有其生理基础和心理运作机制,即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

人类共同的生理构造和心理基础,使得不同民族在面对相同客观世界时,体验具有相似性,这导致了不同民族语言中必然存在众多认知对等的隐喻表达。然而,人类的经验源于与自然、与人的互动,社会文化成为影响语言的重要因素。隐喻的心理运作机制充分体现了人类认知模式在处理外界信息时的主动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使用隐喻时,既有相似也有差异,读者对隐喻的理解是通过源语隐喻中的概念域在目的语概念中的映射来实现的。因此,实现认知上的对等是成功翻译的关键,这要求译者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4、隐喻翻译的策略

翻译,如同在两种语言间架起桥梁,追求的是语义与语体的最自然对等。在翻译中,我们寻求的是对等语,而非同一语。基于隐喻的认知性,为了实现译语的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以下是笔者认为可采取的策略:

4.1对等策略——英汉隐喻中源域向目标域对等映射

尽管世界上有众多民族和语言,但人类在面对相同客观世界时,所获得的经验和认知理解存在相似性,因此,不同民族的语言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源域向目标域映射方式相同的隐喻。对于这类隐喻的翻译,我们可以通过隐喻概念的对等映射方式,使用相同的概念域进行映射,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反应。

4.2转换策略

当无法保留英语隐喻的表达形式时,我们可以在汉语中寻找合适的相应隐喻加以转换,表达出英语中隐喻的含义。转换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4.2.1将英汉隐喻分别改变源域中的形象映射到对等的目标域

不同民族由于社会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的差异,在使用隐喻时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源域形象来映射相同的目标域。这就要求译者改变原文隐喻源域中的形象,以达到意义对等。

4.2.2将英汉隐喻中源域中的形象去掉,译出其映射的目标域意义

翻译的首要任务是传达信息内容。当隐喻中源域的形象对目的语读者非常陌生,或者其形象移入会引起不同联想,且在上下文中不重要时,译者只需推导出其映射的意义,概略化译出。

4.3异化策略——移植原文中隐喻源域对目标域的映射

翻译不仅是信息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在遇到含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时,如果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相同的隐喻概念或类似的概念域映射,且无法改变原文隐喻源域形象而不损失意义,译者可以将这种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移植到目的语中。移植满足了人们求异的心理,是文化交流的具体体现。

5、结语

隐喻,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是源域对目标域的映射。在隐喻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进行的是一种跨域活动。为了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隐喻的翻译策略,如同在认知的海洋中航行,寻找翻译的灯塔。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2]陈道明.隐喻与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9).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8.

文档评论(0)

jcc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