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纤维肌痛综合征.ppt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科金欧

2011-4-13

1990年ACR分类标准

临床症状:全身广泛性疼痛,持续≥3个月

(躯体两侧、腰部以上和以下、中轴)

体征:阳性压痛点≥11个(18个特定压痛点)

(4kg的力量按压)

敏感性88.4%,特异性88.1%

Trapezius:

miapointofthe

upperborder

Supraspinatus:

sbovethemedial

xoroerofthe

Gluteal:

upperouter

quadrants

ofbuttocks

Greater

trochanter:

posterorto

-thetrochanteric

prominence

压痛点(18个)

Lowcervical:

antenoraspects

oftheintertransverse

双肩胛内缘冈上肌起点

斜方肌上缘中点

臀肌前皱褶处

Knee:

mediglfatoad

proximaltothe

jointline

枕骨下方肌肉附着点

膝关节间隙上方内侧脂肪垫中央

C5-C7横突间隙前侧

肱骨外上髁远端2cm处

0cciput:;

suboccipitak

muscie

insertions

第二肋骨与软骨交界处外侧上缘

大转子突起的后

Lateral

Epicondyie:

2cmdistalto

SecondRib:

secono

costochondral

theepicondyies

scapularspine

spacesatC5-C7

junctions

流行病学:美国人群患病率2%,

女性3.4%、男性0.5%

■中国缺乏流行病学资料

■女性:男性=8-9:1集中于25-65岁之间

疾病背景

“病”?或“非病”?

1)垃圾桶-所有慢性不适?

2)心理疾病?

3)诈病或疑病?

■“当时,我们中的一些人认为,我们竟然识别出了一种疾病,而实际情况显然并非如此”

■“这种状况是人体对压力、抑郁以及经济和社交焦虑作出的一种反应”

■“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反而会使情况变得更糟,这样

使患者整天想着自己是个病人,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阴

---美国风湿性疾病数据库主任

FrederickWolfe

“我改变主意了!

WHYNOT?

主观症状为主:全身广泛性疼痛以及明显躯体不适,常伴有疲劳、睡眠障碍、晨僵以及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

缺乏特异性、客观指标

“认知-行为假说”:认为该综合征是患者对自己所虚拟的躯体疾病的一系列心理反应,而不存在躯体器质性异常。

客观证据

肌肉B超:血流减少

■FMRI异常:额叶皮质、杏仁核、海

马和扣带回等激活反应异常,以及相互之间的纤维联络异常。

激素轴的功能紊乱

■睡眠障碍

■肌肉骨骼系统损伤

■细胞因子调节网络的紊乱

■精神或心理障碍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

慢性疼痛致神经重塑

疼痛处理功能障碍

5-羟色胺代谢异常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应激反应障碍

客观证据

压痛点

附近相应腧穴或经络

双侧枕骨下肌附着点

双侧C5-C7横突间隙前侧

双侧斜方肌上缘中点

双肩胛冈内缘冈上肌起点

双侧第二肋骨与肋软骨连接部上面

双侧肱骨外上髁下缘2cm处

双侧臀部的外上象限,臀肌前折迭处

双侧大转子突起的后缘

双侧膝关节间隙上方内侧脂肪垫处

玉枕(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所过

肩井(足少阳胆经)

曲垣(手太阳小肠经)

或中(足少阴肾经)

手三里(手阳明大肠经)

足少阳胆经所过

足太阳膀胱经所过

曲泉(足厥阴肝经)

压痛点与腧穴、经络对应表

唐倩、方勇飞: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经络辨治.

风池GB20

天柱BL10肩井GB21

曲垣SI13

曲池LI11阿是穴

环跳GB30

李霁等:FMS压痛点与中医穴位对照

神藏KI25

曲泉LR8

■这个标准不是为了替代1990年ACR分类标准

■而是考虑到现实情况,因为在初级医疗保健单位在临床诊断中不包含压痛点计数或常常没有进行压痛点计数

■另一方面,现在对纤维肌痛的认知问题的重要性和躯体症状的认识都有增加

■这个标准能将88.1%的ACR1990年标准分类的纤维肌痛综合征得到正确分类

■问题:过于繁琐??

2010ACR新标准

■符合下列三个条件

1.弥漫疼痛指数(WPI)≥7和症状严重(SS)积分≥5;

或WPI3-6和SS积分≥9

2.症状持续相同的水平至少3个月

3.患者没有其他可以解释疼痛的疾病

2010ACR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文档评论(0)

zhanghaoyu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