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2分析和总结.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常痤疮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发炎所引发的一种

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颜面及胸背等多脂区,好发于青年人。本病易反复发作,长期口服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大,且患者依从性差。中药面膜综合疗法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研制的治疗寻常痤疮的外用疗

法,本研究旨在科学、客观地评价中药面膜综合疗法的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便推广应用。本研究发现Ⅰ~Ⅲ度寻常痤疮患者两组中以风热证及湿热(毒热)证最为多见,共225例,占全部病

例的96.6%。中药面膜综合疗法所采用的中药以黄

芩、黄柏、大青叶为主药,黄芩、黄柏燥湿泻火,大青叶能解毒消斑,三者合用,能清热消斑、燥湿化脓,治疗炎症性丘疹尤佳,同时方中还加入熟石膏粉,能加强清热收湿、敛疮生肌之效。全方针对风热证和湿热(毒热)

证尤为有效。

中药面膜综合疗法的治疗机理是通过皮肤表面的

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deliverysystem,TDDS)使药物经皮肤吸收,发挥疗效。TDDS可以避免首过效应,使药物作用持久且不良反应轻微[2],因此利于药物起效,发挥治疗效果。但由于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目前很多药物经皮肤吸收难以达到临床治疗量[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通过多年的临床实

践,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合理搭配,最终研制出中药面膜综合疗法,该法通过以下3个方面来增加药物透皮吸收度,提高临床疗效。(1)面部喷雾。水蒸气的

低渗作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3],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的增加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另外,有研究认为角质层含水量的降低可以伴发毛囊角化及黑头粉刺[4],因此增加角质层含水量有助于减少痤疮形成。(2)清创术。清除脓液以减少炎性介质

对毛囊及毛囊附属器的破坏,并且可以回避角质层的屏障作用[5],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毛囊;同时疼痛刺激可以加速皮肤血流及新陈代谢,有助于药物吸收。(3)面膜敷面。所选用的中药面膜组方,包含黄芩、黄

柏、大青叶、熟石膏粉,这些药物中大部分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抑制作用[6]。中药面膜敷面可以提高角质层含水量,增强药物吸收,有效抗痤疮丙酸杆菌。

关于影响痤疮发生的几个因素:第一,性别因素,治

疗前两组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面膜组采用中药面膜综合疗法治疗,具体

方法为:(1)清水洁面后,嘱患者平卧,用冷热温喷雾仪

(广州富怡,型号:DT-368)距离面部皮损30cm处用蒸

馏水喷雾10min;(2)脓疱处行清创术,酒精局部消毒,用粉刺针从脓疱顶部最薄弱处刺破皮肤,用粉刺针的按压端按压脓疱周围促使脓液排出,外用红霉素药膏薄涂

清创后患处1次,防止创面感染;(3)用蒸馏水湿润过的无菌纱布罩于患者面部,取中药面膜粉20g(由黄芩4g黄柏4g大青叶4g熟石膏粉6g淀粉2g组成,研

细,过100目筛,制成药粉),加蒸馏水约30mL慢兑,搅拌成糊状,均匀涂于患者面部,形成面膜,厚度约2mm,避开眼睛、眼睑、鼻孔及唇红区;(4)保持面膜30min后

去除。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4周。

4.2西药组采用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由法国

高德美国际公司制备,批号:8021087)治疗,具体方法为:

(1)每晚睡前清水洁面;(2)采用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点涂患处;(3)次日清洁面部。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脓疱未破溃时也用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点涂。

痤疮,属中医学肺风粉刺范畴,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

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多见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伴有皮脂溢出等症状。笔者根据临床所见及文献研究,认为痤疮的发生病因总归为热、湿、痰、瘀,而根据具体发病部位的不同,从中医学整体观出发,对痤疮进行分部论治,可收到较好疗效,现浅述如下。

病因病机

早在《肘后备急方》中即有关于痤疮的记载:“年少气

充,面生皰疮。”明确阐述了本病发生的部位及年龄,病位主要在面部,好发人群是青少年。青年人体质强壮,阳气升发,心火易盛,发于额部而为痤疮;血气方刚,情志激荡,肝气亢盛,或肺卫失养,六淫邪气乘虚而入,郁于肌肤而发痤疮;过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煿或暴饮暴食,脾胃失运,内生湿痰,外壅面部而为痤疮;久病肾精亏损,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发为痤疮。

部位辨证

依据本病的发病部位,将面部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额

头部、鼻部、面颊部、颏下部。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面部的不同区域分别与各个脏腑相对应,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均可以在该区域有所表现。根据五脏辨证,额头部属心,左颊部属肝,右颊部属肺,鼻部属脾,颏下部属肾[1]。临床上痤疮的皮损分布具有对称性,少见左颊或右颊单独出现,故分部辨证中统一划分为面颊部。

额头部患者痤疮皮损主要发生在额头部,以粉刺多见,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