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人大附中初二(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及答案.docx

2022年北京人大附中初二(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北京人大附中初二(上)期中

道德与法治

2022年10月26日

说明

1.本试卷共8页,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两道大题,25道小题;

2.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3.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2296名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

A.十八 B.十九 C.二十 D.二十一

2.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对他们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②在社会大课堂中成长

③为了获得别人的赞誉④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认真学习,对自己负责;父母辛勤劳动,履行养育子女的责任;老师兢兢业业,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解放军战士不畏严寒酷暑,守卫祖国边疆……这启示我们()

A.每一种角色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B.成年人的责任比我们的责任更重要

C.每个人扮演多种角色,承担了相同责任

D.我们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4.为避免类似漫画中人物悲剧的发生,我们应()

①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②关爱他人,不做“看客”

③有爱护公物的公德意识④明辨是非,弘扬“正气”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一位哲学家说过:“人从他被投进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任。”下列对责任认识正确的是()

①责任是道德上强加的要求

②对自己负责,可以获得自尊自信,进步和成长

③责任就是法律规定的我们必须做的和不能做的事情

④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当前网络中流行的“小视频”“网络直播”在丰富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一些低俗的、不道德的甚至违法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启示我们在网络生活中应该()

①提高辨别是非和抗拒诱惑的能力②充分学习,广泛交友,有益无害

③遵守道德和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④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发挥其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盐水漱口防病毒”“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疫情期间,你被这些网络谣言忽悠了吗?面对网络上的虚假信息与谣言,我们应该()

①不沉溺虚拟时空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③传播网络正能量④屏蔽网络发布的信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家在分享自己生活的同时,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障也成了备受关注的话题。这表明()

A.网络交往可以取代现实交往

B.网络是把双刃剑,需要合理利用

C.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D.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

9.陈女士的儿子上学期迷上了手机,放学后一边玩手机,一边做作业,晚上要玩到很晚才睡觉。让陈女士担心不已的是,以前孩子常和她说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遇到什么烦恼,自打孩子爱上玩手机后,在家基本就不和她交流了,陈女士的儿子应该懂得沉迷于网络()

①影响学习和生活②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③耗费了自己的时间④影响现实的人际沟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元史·许衡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许衡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因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人吗?”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

A.遵守规则,完全依靠外在约束 B.敬畏规则,自觉做到慎独慎微

C.维护规则,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D.改进规则,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11.2022年2月,新版《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乘坐规则》正式施行,该规则在文明乘车方面增加了部分禁止性条款,包括在车厢内大声喧哗、吵闹,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规则保障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B.保持车厢安静是个人文明素质的体现

C.车厢内大声喧哗

文档评论(0)

爱教育懂知识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育、人力资源、IT、生活百科等知识分享,小学、初中、高中、专业水平等级及职业资格等各种考试真题、模拟试卷等学习资料的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