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4.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并会写4个生字,理解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3.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4.品读1-3自然段,了解路上见闻。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教学难点:

理清作者游览路线。

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质疑激趣

1.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赢得了人们的赞叹。《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今天,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个神奇的溶洞。

2.板书课题,齐读。

3.简介双龙洞。

二、尝试学习,我来展示

1.字词万花筒

(1)我会读

杜鹃油桐臀部竹笋

(2)我会写

a.(出示4个生字)鹃桐臀笋

b.出示形近字:“鹃”和“娟”,“臀”和“殿”,分别组词。

2.朗读训练营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1)我来诵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小组派代表分节读课文,即时纠正错误,要求准确流利。

(2)各小组派代表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讨论。

3.结构梳理站

(1)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说清图意,其他小组作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2)教师出示作者游览的路线图。

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3)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三、品读课文,对话启智

1.品赏路上的见闻,讲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2.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其他同学在书中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

3.全班交流。

4.出示重点句,引导理解: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点拨:联系春天的草木,理解“新绿”的意思。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6.山中有树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

7.讨论: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

8.小结:作者边欣赏着山中明艳的春色,边逆溪流而上,来到了双龙洞洞口。那么,外洞和内洞又给我们表现怎样的景观呢?下节课我们接着研读。

四、作业超市

1.抄写生词。

2.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造句。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外洞、内洞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金华双龙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自我定向。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弄清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谁还记得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吗?(随学生回答板书路线图。)

2.那么洞中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去玩赏、领略。

二、品读课文,对话启智。

(一)了解洞口和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

1.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板书:美)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字来概括?(出示第4自然段)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读后交流:(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

(板书:宽大)

2.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

(作者用比喻和数字说明的方法写出了外洞的大。)

3.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着什么作用?

(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

过渡: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

(二)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

1.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

2.(出示第5节)默读,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有什么不一样?

(1)游的方式不一样,作者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

(2)不但游法不一样,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作者心情十分紧张。)从哪里看出作者心情十分紧张?

3.出示重点句:“眼前昏暗了,不过还能感觉……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文档评论(0)

宋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