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学案(含解析).DocxVIP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学案(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

2.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3.理解道路交通的变化对政治、经济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古代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的发展和作用;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活动和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对近现代交通发展的推动作用;历代交通的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难点:交通对城市发展格局的影响;交通的改善方便了信息交流。

【预习新知】

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一)交通的起源

1、原始的“路”: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打猎、捕鱼、采集食物,其习惯的足迹就形成了“路”。2、定居生活产生后交通的发展: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以来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

(二)陆路建设: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工道路的铺设。

1、古罗马的人工道路: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2、古代中国的人工道路:

(1)秦朝: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2)汉朝: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3)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4)元朝: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会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三)水路建设:人工运河的开凿

1、古代中国运河的开凿:

(1)春秋时期:已有运河

(2)秦朝: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其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3)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中国的南方和北方。

(4)元代: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

2、近代西方运河的开凿

(1)法国:17世纪开凿的米迪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

(2)荷兰:17世纪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1.对海洋的探索

(1)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①西汉: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

②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海船载重量、抗沉性能明显提高,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运用,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

③明朝: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

(2)古代世界其他地区人们对海洋的探索

①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

②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

③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

④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

2.全球航路的建立

(1)海上航线的建立

①表现:新航路的开辟及发展

a.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烧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

b.哥伦布到达美洲;

c.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

d.欧洲人开辟和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②影响: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2)运河的开通

①苏伊士运河(1869年)

a.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的水道原先需要绕道非洲的好望角。

b.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②巴拿马运河(1914年)

a.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路最初要通过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

b.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

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1.蒸汽机车及铁路的发展

(1)西方

①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

②人类步入铁路时代:19世纪上半期,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带动了机器制造业、钢铁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大发展。

(2)中国

①唐胥铁路(1881年):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

②京张铁路(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人”字形路轨解决了铁路的陡坡问题。

③铁路主权的丧失:中国的铁路业主要掌握在列强手中。

2.汽船、轮船等的发展

(1)西方

①汽船: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

②轮船:蒸汽机以及后来的内燃机逐渐成为驱动船舶的主要动力,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的轮船出现了。

(2)中国

①19世纪20年代,西方的轮船开到中国。

②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

③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3.汽车的发展: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在20世纪以前,汽车还不够普及。

交通与社会变迁

交通与社会变迁:举例说明交通条件的改进促进社会生活变化。

1、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