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安全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上述标题和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摘要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其中包括多种电子产品的常见安全设计措施,包括基本安全要求防止人身触电防人身受过高温度的危害防人身受机械稳定性性和运动部件的危害防止起火防爆破防止辐射防化学危害等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产品的常见安全设计措施,旨在提高用户的电子产品的安全性同时,我们还讨论了常见的安全隐患,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止和解决这些问题最后,我们强调了电子产品的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确保用户信息安全的方法总之,这篇摘要旨

电子产品的常用安全设计措施

电子产品的根本安全要求

防止人身触电;〔电击危急〕

防人身受过高温度的危害;

防人身受机械稳定性和运动部件的危害;〔机械危害〕

防止起火;

防爆破;

防止辐射;

防化学危害。

触电危急的防护

电流通过人体会引起病理生理效应,通常毫安级的电流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更大的电流甚至会造成人的死亡。因此,在各类电子电气设备的安全设计中防触电保护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通常产生电击危急的缘由有:

—触及带电件

—正常状况下带危急电压零部件和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或带非危急电压的电路〕之间的隔离用的绝缘击穿

—接触电流过大

—大容量电容器放电

几个安全术语a.绝缘的分类

根本绝缘对危急带电零部件所加的供给防触电根本保护的绝缘。

附加绝缘根本绝缘以外所使用的独立绝缘,以便在根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供给防触电保护。双重绝缘同时具有根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加强绝缘对危急带电零部件附加的单一绝缘,其防触电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绝缘的构成可以是固体材料、液体材料、满足肯定要求的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b.防触电保护类型

Ⅰ类防触电不仅依靠根本绝缘而且承受附加安全措施的设计,在根本绝缘万一失效时,有措施使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与设施中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体相连接,从而使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不会危急带电。

Ⅱ类防触电不仅依靠根本绝缘而且承受诸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之类的附加安全措施的设计。它不具有保护接地的措施,也不依靠设计的条件。

Ⅲ类使用安全特低电压供电。

爬电距离在两个导体零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外表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在空气中的最短距离。

接触电流正常工作条件下或故障条件下,当人体接触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可触及零部件时通过人体的电流。

根本要求

从安全标准的意义上,设备必需满足可触及部位;

----接触电流小于0.7mA,或开路电压小于直流电压60V,沟通电压35V;

----具有足够的抗电强度和绝缘电阻;

----具有适宜的防触电等级。

安全设计要点与方法

防止触及带电件设计要点:

通过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将带危急电压的零部件与可触及件隔离。

设计措施:

机壳隔离

利用机壳可把尽可能多的带电部件围封起来,防止操作者触及。因此机壳的安全设计必需引起设计者的重视。机壳的安全设计要求到达:

足够的机械强度。为保证对带电件供给足够的安全隔离保护,要求机壳能承受肯定的外力作

用,标准规定设备外壳的不同部位应承受

----用试验指施加50N±5N的推力,持续10S;

----用试验钩施加20N±2N的拉力,持续10S;

----用直径30mm的圆形接触平面的试验工具对外部导电的外壳和外壳上的导电零部件施加100N±10N〔落地式设备250N±10N〕的作用力,持续5S;

适宜的孔径或缝隙的尺寸。为了散热通风的需要和安装各类开关、输入输出装置,在机壳上开孔是不是可避开的,为保证使用者不会通过这些孔接触到机壳内的带电件,在安全设计中不应留意一下几点:

----尽量少开孔,并保证开孔后机壳的机械强度仍应满足标准的要求;

----孔的位置应尽量避开在带电件集中的部位,设计应保证使悬挂的外来物在进入孔后不会变成危急带电件〔标准规定直径为4mm,长100mm的试验针插入孔内进展检查〕。

机壳的安装固定应留意:

----不通过工具不能开孔,除非应承受了连锁装置,使得当机壳被翻开的同事自动切断电源。

----连接的螺钉要有肯定的啮合牢度,但也不能太长,导致破坏规定的绝缘。

防护罩和防护挡板

当仅需要将某一带电部位隔离时可用防护罩或防护盖,其所起的功能和设计要点与机壳一样。例如,对于因功能需要,使得连接端子带电时,可设置保护盖,使带电端子不行触及。

防护挡板用于防止与带电件直接接触,或增加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要求材料必需是绝缘材料,绝缘厚度满足标准的规定〔≥0.4〕,挡板必需固定结实。

安全接地措施Ⅰ类设备的机壳承受根本绝缘,需要用安全接地防护作为附加安全措施,以便当一旦根本绝缘失效时,通过安全接地保护,使可触及件不会变成带电件。这种保护措施的关键要保证接地端的牢靠性,设计要求为:

可触及件到接地端子的电阻应小于0.1Ω,试验方法为,施加试验电流沟通25A或直流25A;试验电压不超过12V;1min。

保护接点端子应耐腐蚀。〔接地端子与其接触的导体之间的电化学点位不超过0.6V〕。

对地保护接点导线的绝缘层应是黄绿色;有足够的截面积。

安全接地端子的连接方法应能保证徒手不能拆开;假设手动可拆零部件保护接地,则相对载流连接触点而言,应“先通

文档评论(0)

夜~紫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