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式牛奶干燥控制系统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理工大学《调节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1喷雾式牛奶干燥控制系统简介 1

1.1喷雾干燥技术的发展 1

1.2喷雾干燥的过程 1

2喷雾式牛奶干燥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 3

3被控参数与控制参数的选择 3

3.1被控参数的选择 3

3.2控制参数的选择 4

4仪表选择及参数整定 7

4.1仪表的选择 7

4.1.1测温元件及变送器的选择 8

4.1.2调节阀的选择 8

4.1.3调节器的选择 9

4.2温度控制系统框图 10

4.3调节器的参数整定 10

4.4方案评价及改进方向 12

5心得体会 13

参考文献 14

武汉理工大学《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课程设计

1喷雾式牛奶干燥控制系统简介

1.1喷雾干燥技术的发展

通过干燥脱去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来保存不同食品的方法已经使用了几个世纪。按照马可波罗在亚洲旅行的笔记记载,蒙古人通过在阳光下干燥牛乳以生产奶粉。在过去的150年左右的时间里,许多干燥食品的技术发展起来了,有一些就特别适合于乳粉生产。不容置疑,当今最重要的干燥方法是喷雾干燥,该原理可追溯到一个多世纪前的一项相关的专利,是通过雾化来改良干燥和浓缩的液态物料。尽管喷雾干燥的概念在19世纪后期就存在了,但大多数乳粉生产直到20世纪中叶仍采用滚筒干燥。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Merril-Soul和Grey-Jensen将喷雾干燥的加工方法用于商业化生产,直到50年以后,喷雾干燥才代替了滚筒干燥,成为最经典的乳粉生产方法。滚筒干燥仍然用于某些特殊的

乳制品生产中,并且十分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的其它领域。

喷雾干燥设备在1901年首次用于奶粉工业的生产,在20世纪20年代才真正用于奶粉工业的生产,20世纪40年代末才在我国开始使用。最早的结构是属于压力箱式(卧式),物料的雾化为双流体式,动力消耗量大。到1958年,轻工部在黑龙江省推广畜力小型压力式喷雾干燥法生产奶粉,1955年哈尔滨松花江牛奶厂首次用离心喷雾的方法生产奶粉。这两种形式的喷雾干燥设备当时都是平底结构,出粉是间歇式的,每工作一个班次人工出粉一次。20世纪60年代中期,箱式压力干燥设备出现了锥底带螺旋出粉器(搅龙)的结构形式。第一台立式多喷头压力喷雾干燥设备诞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它的出现使喷雾干燥设备的有效容积缩小近一半,而且不用搅龙,连续出粉。20世纪80年代又生产了单喷头的立式压力喷雾干燥设备,它在奶粉工业中的应用事推动我国乳粉工业技术进步的一

个关键环节,为促进我国奶粉工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提高牛奶液体干燥的速度,质量,提高牛奶液体转变为成品的生产效率,需要一套稳,准,快的控制系统,因为喷雾干燥设备有可直接由溶液或悬浮体制得成分均匀的粉

状产品的特殊优点,此课程设计要完成喷雾式牛奶干燥控制系统设计。

1.2喷雾干燥的过程

喷雾干燥包括浓缩物料微粒加热、表面水分汽化、微粒内部水分向表面扩散以及对干

物料的加热。干燥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武汉理工大学《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课程设计

2

预热阶段。浓缩物料的微粒与干燥介质接触的瞬间,干燥过程便开始进行,微粒表面的水分即开始汽化。微粒表面的温度如低于干燥介质的湿球温度,则干燥介质供给的热量使微粒表面迅速达到湿球温度;如微粒表面的温度高于干燥介质的湿球温度,则其表面温度因水分蒸发而迅速下降,直至达到汽化所需热量平衡,此时预热阶段结束,干燥速度

迅速增大,进入恒速干燥阶段。

恒速干燥阶段。在恒速干燥阶段,微粒内部的水分不断向表面扩散,表面水分不断汽化,水蒸气分压等于水的饱和蒸汽压,微粒表面温度等于干燥介质的湿球温度(一般为50~60℃)。干燥速度取决于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气流状况。干燥介质温度与微粒表面湿球温度间温差越大、湿度越低,微粒在干燥介质中的分散性越好,干燥速度越大。恒

速干燥阶段约0.01~0.04s内完成。

降速干燥阶段。当微粒内部水分扩散速度降至低于颗粒表面的蒸发速度,恒速干燥阶段即告结束,降速干燥阶段开始。在降速干燥阶段,物料颗粒温度将逐步超出干燥介质的湿球温度,并逐步接近干燥介质温度,干物料的水分含量也接近或等于该干燥介质状态

的平衡水分。此阶段的干燥时间较恒速干燥阶段长,为10~30s或更长。

武汉理工大学《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课

文档评论(0)

fat-be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