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卖炭翁(2)部编版八年级下册.pptx

24 卖炭翁(2)部编版八年级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卖炭翁白居易走近“乐天”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代诗人。其诗语言通俗,有“诗魔”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作背景这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题下原有小序:“苦宫市也。”即反映宫市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本来宫廷里所需的日用品,是由官府向民间采购。到了唐德宗贞元末年,改用宦官为宫使直接采办。唐宪宗元和初年,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诗人对宫市十分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因此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壹读准字音chì手把文书口称敕niǎn晓驾炭车辗冰辙chì回车叱牛牵向北系向牛头充炭直jì朗读诗歌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韵脚读出延长音;读出感情;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诗歌,细解读品贰词语理解薪:烟火色:苍苍:何所营:敕:直:木柴。烟熏火燎的颜色。灰白。做什么用。指皇帝的命令。同“值”,价钱。初步感知这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那本文的叙事要素是什么呢?地点——市南门外。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卖炭最后被掠夺的经过。深入理解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地点是在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上。点明劳动场所的荒凉偏僻,为下文写雪天运炭、山路遥远难行埋下伏笔。“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是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这两句着重从面、鬓、手的颜色勾勒出卖炭翁的外貌特征,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老迈和常年艰辛劳作的生存状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从哪个角度刻画卖炭翁的?心理。正值严寒天气,身上衣服本已单薄,可他心里却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以求炭能卖个好价钱,从而解决全家的温饱问题。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深刻揭示了卖炭翁的悲惨处境。读诗歌,思感悟悟叁品诗悟情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请从文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千余斤”暗示卖炭翁付出的血汗之多,“半匹”和“一丈”,极言其少,强烈的对比写出宫使掠夺的残酷,卖炭翁被抢后辛苦付诸东流,满心希望也化为泡影的悲惨遭遇。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请从文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强烈对比之中写出了卖炭翁为生活所迫的悲苦无奈,“可怜”两字倾注了诗人无限同情,催人泪下。“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写出下层劳动者与宫使境遇的悬殊。表现出劳动者的艰辛,宫使的得意忘形、骄横无理。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内容主旨《卖炭翁》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百姓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文档评论(0)

火树银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