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出土文献(以简帛文书为主)的编辑
蔡敏
一、出土文献资源的状况和特点
出土文献的定义和分类
我们一般所说的出土文献,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广义的出土文献是相对于传世文献而言的,即考古开掘出土的(或经过鉴定、来源明确的馆藏品)文字材料,都可叫做“出土文献”。原文化部的“古文献争论室”编辑了五辑《出土文献争论》,其涵括的争论对象上自甲骨文、金文、战国盟书、玺印、简牍、帛书、敦煌文献、吐鲁番文书,下到明清墓志,还有佉卢文等古民族文字等等。另外,像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制定的出版规划所列的出土文献等,都是用的广义的概念。王国维指出的对中国学术有重大影响的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几项觉察是甲骨文、敦煌文献、汉晋边塞竹简和中国境内的外族遗文,还有内阁档案。这其中,除了内阁档案一般不包括在内,其他都算是出土文献。——这是广义的出土文献。
狭义的概念,一般是指出土的书籍(包括典籍和公、私文书),主要是指上个世纪大量出土的简牍、帛书和纸质文书等。广义概念中的一些内容,有的已形成了自身的独立的学科,像甲骨文;有的则成为其他学科的一局部,如金文,现在更多的把它作为器物——青铜器研究的一个组成局部。另外,像墓志、碑铭,则更多的被纳入传统的金石学的范畴里。
可以看出,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概念,都不是一个严格的分类学上的概念。出土文献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出土”,从内容上看,它和传世文献的分类是全都的。而“时过境迁”,“出土”的特征一旦消逝,它也就成为传世文献的一局部。比方说《穆天子传》、
《竹书纪年》等,最早都是出土文献,但现在从事这方面争论的,我们很少说他们是在进展出土文献争论。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被视为出土文献的,以后可能也就都成为一般文献了。
地下出土的文献资料一般来说是两类东西,一类是当时的遗弃物,实际上就是垃圾,有办公垃圾,也有生活垃圾。像遗址里出土的,如西北地区的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悬泉置简牍等。以前这一类文献主要出在北方。由于在自然状态下,竹、木制品或丝绸很简洁朽烂,俗语说:干千年,湿千年,不干不湿只半年。西北地区气候枯燥,遗物保存下来的时机要大一些。但最近几年在南方的古井中也出土了大量此类简牍,如1996年10月在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吴简,以及2023年六七月份湖南龙山里耶古城水井中出土的秦代竹简。因为井口被自然封闭后,井内的状况就和墓葬内部差不多,所以竹简方得以保存至今。还有极个别的状况,像敦煌悬泉置出土的“四时诏令五十条”原来是写在墙上的布告,后来遗址废弃了,房屋倒了,布告便奇迹般地保存下来。
还有一类是有意的埋藏,较多见的是古墓中的简、帛和文书,如银雀山汉墓竹简、马王堆汉墓帛书、睡虎地秦墓竹简等。这一类文献以湖南、湖北出土的最多。还有像山西侯马、河南温县的盟书。这些盟书是古人盟誓以后埋在坑(也称为“坎”)里的,一般和祭祀有关。另外,敦煌文书也属这一类。
出土文献从文字上来分,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汉字系统的文献,即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秦文字、隶书等汉字系统的。一类是非汉字系统的古代各民族文字的文献,如佉卢文、粟特文、梵文、回纥文、西夏文、女真文、藏文等等。这两类文字的载体根本上是一样的,有金、石、简、帛、纸张等。藏文、梵文,还有用贝叶的,特别一些。
无论是有意的埋藏,还是遗弃物,这些文字材料,对我们来讲价值是一样的,都供给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出土文献的特点
出土文献最重要的特点就在“出土”二字上,它是由考古开掘而得。不管是什么质地,全部的文字载体都是文物,而且一般都是级别较高的文物,尤其是像简帛、文书等。全部我们后面说到的整理、编辑、出版工作都是以这个“文物”、“考古”的特点为动身点的。
作为出土文物,尤其是简牍一类的文物,其特点在于:
首先,保存状况差。这些文物在地下埋藏了一二千年,尽管状况有好有坏,一般来说都保存得不好。简牍残断缺损,文字漫漶,是普遍的现象。现在我们知道保存最完整的资料要算是马王堆帛书了(除了敦煌文献),比起其他的觉察来讲,保存得太好了。但即使是这样,到现在也还有相当数量的帛书残片的拼对有困难。像保存较差的阜阳双古堆汉墓竹简,出土时已朽烂成几厘米长的薄片,保护、整理都很困难。
其次,严峻扰乱(这主要是指简牍)。一种是自然扰乱。遗弃的简牍自然不必说——本身就是杂乱的。有意埋藏的简牍,原本多是成卷的,埋藏时间一长,也会因编绳朽断,竹简随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而在棺内漂移,致使简牍散乱。还有就是人为的扰乱,如盗墓。自古盗墓之风就长盛不衰,由于它能够使人骤富。墓葬一旦被盗,墓中的随葬品即便没有被盗走,也会受到严峻的扰乱破坏。以前的人不了解竹简的重要性,由于那不算珍宝,不像金、银、玉、铜器。因此,往往毁坏严峻。像定州汉墓竹简,就是盗墓者在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参考学习资料 建筑环境 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信息2022年第02期.pdf VIP
- 2025年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真题 .pdf VIP
- 小学教育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pptx
- 市政工程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方案11.doc VIP
- 遗传学英文课件:11 群体遗传学英文课件.ppt VIP
- 质量保证措施通用版.docx VIP
- 第四单元《光现象》单元检测题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解析版).docx VIP
- 简谱D 想着我Think of Me简谱歌剧魅影.pdf VIP
- (高清版)B-T 40788-2021 船舶与海上技术 海上风能 港口与海上作业.pdf VIP
- 自动化专业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