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角度的选择.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制造技术引论专题报告

刀具角度的选择

摘要:刀具合理几何参数的选择是切削刀具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中国有句谚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刀具正是切削

加工的直接作用工具,它的完善程度对切削加工的现状和进展起着打算性的作用。由于刀具构造和几何参数的改进,刀具使用寿命每隔十年几乎提高二倍。刀具的合理几何参数包含以下四个方面根本内容:1.刃形,2.切削刃刃区的剖面型式及参数,3.刀面型式及参数,4.刀具角度。所以在此我从刀具四个几何参数中选取刀具角度做专题报告,探讨如何正确的选取刀具的角度。

正文:刀具切削局部有6个根本角度,它们是前角γO、后角αo、

副后角αoˊ、主偏角κr 、副偏角κrˊ和刃倾角λs。如下图。

主偏角κr :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速度vf 方向之间的夹角。

副偏角κrˊ: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前角γO :主切削刃上任意一点的前角,是在主剖面内,该点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后角αo :主切削刃上任意一点的后角,是在主剖面内,该点后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副后角αoˊ:在副剖面内,该点副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刃倾角λs :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机械制造技术引论专题报告

机械制造技术引论专题报告

一、前角、后角的选择

1、前角和后角的作用

车刀是否锐利主要取决于前角的大小,它直接影响切削能否顺当地切下来。增大前角可以减小切削变形,并削减切屑与车刀前面的摩擦,从而使切削力削减,切削热降低,所以前角应尽可能选择大一些。但前角不能过大,否则会降低道具的强固性。

后角的作用主要是削减刀具的后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削减刀具后面的摩擦,提高刀的耐用度,但后角过大也会减弱刀具的强度。

2、前角、后角选择的原则

加工硬度高、强度大以及脆性材料时,应选择较小的前角和后角,加工硬度低,强度小及较软的材料时,应选较大的前角和后角。

粗加工时,一般工件外表不规章且工余量大,选取较小的前角、后角一便增加刀头的强度。

精加工时,选取较大的前角和后角,使刀具锐利并削减后刀面与工件的摩擦,以利于工件的精度和光滑度。

刀具材料韧性差时〔例如硬质合金刀具〕,为了防止崩刀,前角

机械制造技术引论专题报告

应取小,刀具材料韧性好时〔例如高速钢刀具〕前角可取大一些。

机床,夹具,刀具工件系统刚性较差时,前角取大些,以减小切削力,后角取小些,用来增大后刀面与工件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削减震惊。

二、主偏角κ,与副偏角κˊ的选择

r r

1、主偏角的作用

在一样的走刀量的切削深度加工下,削减主偏角可使切屑变薄,刀刃参与切削的长度增加,刀刃的散热面积增大,散热状况得到改善。而且刀尖角增大,相应的提高了刀具的强度,假设以减小主偏角对延长刀具寿命有利,

主偏角影响切削力的分布配,当减小主偏角时,径向力增大,轴向力减小;当增大主偏角时,径向力减小,轴向力增大。

机械制造技术引论专题报告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承受主偏角45-75度,而当加工瘦长轴时,常用75度、90度或大于90度的主偏角,为了减小径向力,使工件不至于弯曲,切削平稳。

2、副偏角的作用

主要是减小车刀与已加工外表的摩擦,同时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已加工外表的光滑度,一般用3-10度。

λ二、刃倾角的选择

λ

s

刃倾角对刀刃的强度有直接的影响,而且能掌握切削的流出方向,当刃倾角为正值时,刀头强度好,切削流向工作已加工外表,所以适合粗加工。在精加工时,我们期望切削部划伤加工外表,所以刃倾角承受负值较为适宜。

机械制造技术引论专题报告

四、总结

最终我们以北京通用机械厂总结的选择角度的阅历,做小结。将加工材料可以分为脆性材料〔灰口铸铁、可锻铸铁、黄铜等〕,塑性材料〔一般钢材、合金钢、紫铜等〕和特硬材料〔淬火钢、高锰钢等〕,刀具主要角度变化规律如下:

机械制造技术引论专题报告

刀具角度

刀具角度

特硬材料

脆性材料

塑性材料

主偏角

刃倾角

-10°

+2°

+20°

+10°

~

~

~

~

+30°

+12°

+12°

为了适应粗、精加工的不同特点,刀具角度应作如下变化:

1、一般状况下,前角和后角的变化规律是粗加工前、后角都小,而精加工前后角都大。

2、粗加工时,也可选用较大的前角,但应加负倒棱,并取正刃倾角。

3、精加工时,可增大刀尖圆弧半径或增大修光刀。

参考文献:

【1】《金属切削技术加工问答》郑文虎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

【2】《金属切削技术》华中工学院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75年6

月。

文档评论(0)

老狐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