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下列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中,提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是()
2.在莫高窟第285窟和249窟中,工匠改造了传自古印度的佛教图像,绘制了中国神仙世界的图像,还吸收了古代波斯、古代希腊地区的图像元素,真可谓“一窟一世界”。这一现象()
A.最有可能发生在汉魏时期
B.说明互惠互利是文明互鉴的途径
C.反映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D.体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与统一并存
3.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995)曾指出,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该归功于庄周、周敦颐和朱子等人,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例如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李约瑟肯定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是()
A.人文精神 B.多元包容
C.整体思维 D.格物致知
4.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方框内应填写()
A.东亚文化圈形成
B.造纸术传入中亚
C.佛、道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
D.中华文化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
5.汉字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
A.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B.佛教完成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6.黄宗羲、唐甄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君主专制制度。这说明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
A.根植于高度繁荣的农耕经济
B.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本质上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7.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据此可知魏源()
A.主张全面学习西学
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
C.力主固守中华传统文化
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
8.1919年,李大钊在某文中写道:“我们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稍加整理……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这里提及的“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是指()
A.进化论
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十月革命的经验
9.《尚书》保存了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有“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这反映了()
A.儒家思想已经形成
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民本思想历史悠久
D.“天人合一”学说
10.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孔孟思想反映了()
A.重建贵贱有序社会的理想
B.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
C.儒家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D.治国理政的不同路径选择
11.1901年,张之洞和刘坤一在联名奏折中提出:“非育才不能图治,非兴学不能育才,非变通文武两科不能兴学,非游学不能助兴学之所不足。”这表明他们主张()
A.兴办新式学堂,实行义务教育
B.改革科举,派送留学生出国
C.设外务部,编练新式军队
D.裁撤官吏,引进西式人才
12.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如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对汉字传播认识正确的是()
A.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B.奠定了亚洲儒学文化圈的基础
C.消除了东亚地区交流的障碍
D.有利于中国对邻国文化的吸收借鉴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二“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与施愚山书》
材料三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巨大。他们以前所未见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总结性批判,开创了具有深刻而新颖的哲学观点、政治见解和批判、务实精神的一代进步思潮,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理由。(4分)
(3)指出材料三中这种“进步思潮”有何意义。(2分)
(3)意义:为儒学的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6.1《阿房宫赋》课堂检测题 (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家风家训”作文导写.docx
-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健康人性.docx
-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心灵压舱石.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听力热点话题词汇与短语清单 素材(表格式.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探索与创新”教材同步作文素材与导写.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热身卷(山西卷)(含答案).doc
- -2024届高三下学期英语作文复习专项读后续写之动作描写导学案.docx
- 2024届高三英语专项复习:双语新闻阅读与练习讲义素材.docx
- 2024届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练习(含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一).docx
-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性教学检测(四)英语试卷(答案不全).doc
-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英语5月份月考英语试题.docx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届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pdf
- 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卷.docx
- 黄冈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苏省海安市实验中学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英语试题(无答案).docx
- 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选修 )历史试题.pdf
- 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英语试题.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