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VIP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单选题1李爽墓壁画中吹箫女伎的穿着打扮,体现了当时的中原与边疆的文化交融答案选A2汉代“天下一家”中的“天下一家”内涵是指汉族统治者统一中原各部落,形成统一的民族体系解答选B3唐太宗时期,境内的外来移民人数众多,体现了唐朝实行的民族平等与团结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社会稳定答案选C4北宋时期,朝廷主动控制边境,严禁边疆居民进行贸易活动,从而形成了“内敛”的政治策略答案选D5面纱头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当时北方环境恶劣,且面临外敌入侵的状况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图是陕西西安市城南的李爽(593-668年)墓的墓室壁画。画中吹箫女伎,身着男装,小袖袍。《新唐书·车服志》云:“有衣男子衣而靴,如奚、契丹之服。”该作品反映了

A.中原与边疆的文化交融 B.农牧复合型经济的发展

C.再现了晚唐的文化风貌 D.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性

2.汉代,“天下一家”作为统治者的政治追求,其内涵主要是由汉人来统一夷狄戎蛮。元朝臣僚在阐释民族、政治问题时常说,“天下一家,河北、河南皆吾民也”,“由淮而燕者,同一舟辙”。这反映出元朝(????)

A.疆域范围空前扩大 B.边疆与内地完全一体化

C.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D.民族交融促进国家认同

3.唐太宗时期,境内居住着大量外国侨民仅广州的西洋侨民就有二十万人以上。这些外国侨民可以享受“国民待遇”自由生活、经商学习、参加科举考试,有不少人在中央或地方的官府中任职。这反映了唐朝

A.国家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B.文明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C.实行民族平等与团结政策 D.经济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

4.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统治者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这表现在(???)

A.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B.北击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5.“幞头”是鲜卑族的传统帽饰,是在北方风沙天气中保护颈部使用的。图一为北魏文官俑上的“幞头”,图二为唐朝时期经过改造的,适应中原地区气候的“幞头”。“幞头”的演变体现出

A.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 B.民族交融的过程

C.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D.丝绸之路的繁荣

6.宋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赋税政策较为宽松,无意征收此地区的赋税;北宋中期后,该地区逐渐“出租赋如汉民”、“常赋外复输税”。据此可知,宋代(???)

A.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加强 B.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获得发展

C.边疆管理实现与内地一体化 D.西南地区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7.有学者认为元朝的建立是从“小中国”走向了“大中国”时代,强调元以后的朝代相较于汉朝等时期,统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要高得多。下列选项可以用来论证该观点的是(???)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奠定了中国现代疆域的版图

C.设立中书省直辖地区 D.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趋势

8.下图是2014年山西省大同市出土的北魏石椁墓出土的彩绘陶俑再现了当时北魏人的着装,右下图是北齐文土所坐的胡床,二者共同反映出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民族交融 D.江南开发

9.明朝人认为麒麟的出现与盛世相关联。如表所示为明朝“麒麟外交”部分情况。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时间

与郑和下西洋的关系

长颈鹿输出国或地区

今所在位置

输入形式

备注

永乐十二年(1414)

第四次下西洋期间

榜葛剌国

孟加拉国

贡品

新国王赛勿丁遣使进贡

永乐十九年(1421)

第六次下西洋期间

阿丹国

同上

非贡品

郑和派周姓太监购买

宣德六年

(1431)

第七次下西洋期间

天方国

今红海东岸。指沙特阿拉伯境内的麦加

非贡品

郑和分派使者购买

宣化八年

(1433)

苏门答剌

贡品

郑和下西洋三使其国的结果

A.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B.带有强烈的政治动机

C.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

10.下列关于清朝前期实行海禁闭关政策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外国侵略有一定的抵御作用 B.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C.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D.影响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

11.如表是有关隋唐民族关系的部分观点。这些观点(???)

观点

来源

沙钵略(突厥)称雄漠北,多历世年,百蛮之大,莫过于此。往虽与和,犹是二国,今作君臣,便成一体。情深又厚,朕甚嘉之。

隋文帝

皇上膺天育物,无隔华夷,率土黔黎,莫不慕化。风行所及,日入以来,职贡皆通,无远不至……圣情含养,泽及普天,服而抚之,务存安辑……混一戎夏,其在兹乎!

裴矩(隋)《西域图记·序》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雠敌。

唐太宗

《周书·文帝本纪》:“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隋书·铁勒传》:“铁勒之先,匈奴之苗裔也。”

唐朝官修史书

A.体现出民族关系的平等 B.否定了华夷之辨观念

C.增强了民族共同体意识 D.加快了边疆地区开发

12.“羁縻”有牵制、笼络、怀柔之意,包含了对民族地区政治现状的宽容和默认,将其纳入中央管控之下。据此可知羁縻政策(???)

A.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导致民族之间矛盾加剧

C.易造成边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