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新中国民航曲折前进
新中国通用航空的开启开辟国际航线新中国民航机场改造与北京首都机场修建中国民航工作的指导方针
新中国通用航空的开启
通用航空是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期,中国民航初步开拓了通用航空业务。此后,逐步开始承担农业、林业、地质等部门少量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森林巡护任务,以及航空摄影、航空磁测试验等作业。
1951年,民航广州管理处派出飞机在广州市上空执行了41架次的灭蚊飞行任务,开启了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新篇章。
1952年,民航局在天津组建了国内第一个通用航空飞行队伍—即军委民航局航空农林队,配备10架于1951年从捷克共和国引进的爱罗-45型飞机。自此,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大量通用航空队伍及通用航空公司,中国通用航空业的规模开始逐步扩大。
1953年,林业部与民航局合作,使用一架里-2型飞机和解放前遗留下来的美国K-178B航空摄影仪,在黑龙江牡丹江大海林林区进行1:25万比例尺的航空摄影试验。
1956-1957年,苏联专家受聘来华,培养了一批航测技术人员,以解决西北地区无地形图的问题,开发西北寻找石油和矿产。
1959年,为兴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民航专业航空大队首次对长江三峡地区进行航空测量。
1967年,黑龙江首次实现航空播种水稻,获得初步成功。随即,1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飞行播种水稻的作业。
1969年-1971年,为搞清楚“世界屋脊”西藏高原地质构造,民航派出安-12型飞机执行航空摄影和探矿等作业。
1975年8月,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发生特大洪水灾害,民航北京管理局派直升机空运空投救灾物资。直升机出现在救灾行列中。
从1952年至1985年的30多年里,农林业飞行近55万小时,占通用飞行总时数的66%。农作物、森林、果树和草原植被等喷洒药物面积7亿多亩,飞机播种造林面积2亿多亩,航空护林平均每年巡护森林面积8亿亩。
开辟国际航线
民航总局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精神,确立“积极准备开辟航线,合理调整现有航线,团结第三世界,争取第二世界,反对两霸”的指导思想,在1972年到1974年,先后与欧、加、日等多国政府民航谈判并签订通航协定,为开辟远程国际航线进行了必要的组织准备。
1973年,法国航空公司于1966年开通的巴黎至上海航线改飞北京,同年,法中友好代表团来华访问。
在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后,中国民航终于在1974年初步实现了“飞出去”的战略目标。一架飞机从西线经卡拉奇、巴黎,穿越大洋至纽约,另一架飞机走东线经东京、安格雷奇至纽约,中间穿过太平洋。
在世界民航史上,由中国人创造的东西两向环球飞行的记录赫然诞生。它的成功,为后来的越洋洲际飞行及中美正式通航积累了飞行经验。
随后接连开辟北京-莫斯科、北京-上海-大阪-东京、北京-卡拉奇-巴黎、北京-德黑兰-布加勒斯特-地拉那4条国际航线,“飞出去”的夙愿终于实现。这是新中国民航创立以来的一次重大突破,是民航事业发展的一次历史性转折,它标志着中国民航开始进入国际航空活动领域的新阶段。
到1976年底,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线已发展到8条,通航里程达到40933公里,占通航里程总数的41%;国际运输总周转量达到3948万吨公里,比1970年增长23倍多;所载运的旅客和货物、邮件,分别比1970年增长了将近6倍和1.5倍。随着航线布局的变化,国内与国际航空运输业务的比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国际航空运输业务的发展正逐步提速。
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