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15周周练.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5周周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6题。(23分)

【甲】海棠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②,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①苏轼被贬黄州,居定慧院之东,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东坡目其为知己。

②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乙】记游定惠院①

苏轼

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②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一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③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④瓜李,遂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⑤橘,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⑥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

【注释】①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慧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②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③鬻(yù):卖,这里作“买”讲。④瀹(yuè):浸渍。⑤藂(cóng)橘:一丛橘树,藂同“丛”。⑥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

1.下列对甲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香雾空蒙”侧面描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B.“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

C.诗人担心海棠会像人一样在深夜睡去,特地“烧高烛”,主要表现爱花惜花之情。

D.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我们可以感触到诗人达观潇洒的胸襟。

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遂缘小沟??(2)则园已易主??

(3)然以予故??(4)馈油煎饵

3.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

5.如果配乐朗读下面这句话,你觉得应该选用以下哪种风格的音乐?请选择恰当的一项并简述理由。(4分)

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

热烈奔放B.舒缓悠扬C.急促激烈

明代王圣俞在《苏长公小品》中说:“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随手记录便是文。”东坡随性而文,他的情趣和性格在乙文中自然流露,试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6分)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