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劳动教育七下 劳动项目二《包粽子》教案.docx

人教版劳动教育七下 劳动项目二《包粽子》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包粽子》教学设计

课题

《包粽子》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劳动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分析

这节课主要带领学生了解了包粽子的基本流程,学习了包粽子的基本方法,课本利用大量图片,并配合步骤讲解,为学生提供学习包粽子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并引导学生尝试制作

了自己的粽子。培养了学生培养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等劳动精神。

学习

目标

1、劳动观念:了解包粽子的基本流程,培养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劳动观念。

2、劳动能力:学习包粽子的基本方法,能独立包粽子,体会包粽子的乐趣,提高动手实践的劳

动能力。

3、劳动习惯和品质:培养学生懂得生活,乐于动手的习惯和品质。

4、劳动精神:培养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

重点

了解包粽子的流程和方法。

难点

尝试粽子的几种不同包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粽子,通常是由粽叶包裹着糯米和各种馅料制成的。我国大部分地区端午节这一天都有吃粽子的习俗,但不同地区粽子的馅料不同,口味也不同。北方有红枣粽、豆沙粽,江浙地区有肉粽、蛋黄粽等。不同地区粽子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常见的有三角粽、锥形粽、元宝粽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

习如何包粽子吧,

了解粽子的种

类合口味

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一、劳动准备

1.知识准备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中华民族最古

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楚国大夫屈原被谗言所害,于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

尽。

楚人沿江苦寻他的踪影,又害怕江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用竹叶包好糯米投入江中喂鱼。后来人们

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粽子随时代发展不断演变。唐代,长安城包制粽子的水平已经很高。宋朝人用艾叶与米同泡,制

成艾香粽子。到了明朝弘治年间,粽子的馅料更加

学习端午节的

由来和习俗

引导学生对端午节包粽子习俗的

理解和认识

丰富起来,有枣、豆沙、鲜肉、松仁等。到了清代乾

隆年间,出现了火腿粽子。粽子的形状也很多,有

三角形、锥形、菱形、秤砣形、竹筒形、枕头形等,

且大小不一。

端午节习俗众多,其中尤以吃粽子和赛龙舟最

为普遍。除此之外,端午节还有撞蛋,挂菖蒲、艾叶

.佩香囊,吃五毒饼,喝雄黄酒等一系列风俗。

拓展延伸

撞鸡蛋

人们认为用煮熟的热鸡蛋,在身体上来回滚动.这样能够祈求身体的健康长寿。端午节滚鸡蛋的活动逐渐流传了下来,后来就演化成为撞鸡蛋这种更为简单的民俗方式。端午节撞鸡蛋还寄寓着人们

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挂菖蒲

端午节有插菖蒲叶、艾叶的习俗。菖蒲,芳香扑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灵草,可以防疫、驱邪。是天上五贤之首,象征驱邪不祥之剑。因生长季节

和形状被视为百阴之气,刀刃为剑形,插在门口可

辟邪。挂菖蒲、艾蒿是南北方城乡的习俗。在江西、

安徽的一些地方,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大蒜

.还挂着一些石榴花。大蒜气味刺鼻和五月石榴花

盛开,为天五端之一,以驱鬼杀菌。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

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

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

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老

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

了解端午节的其他习俗有什

回答问题

m预

让学生发起讨论.增加学生对于

课题的兴趣

白分刀

ax.book118.生与源文档一致,下载高

萃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

和睦。

吃五毒饼

之所以图案用五毒,是因为每年初夏时节,毒物滋生活跃,古人会食用“五毒饼”祈愿消病强身。五毒饼是北方端午节特有的节令食品,每年初夏时节正是毒物滋生活跃的时候,因此古人会食用“五

毒饼”祝愿消病强身,祈求健康。

喝雄黄酒

端午节前后,气候变热了,蚊虫开始飞动,容易生病,古时候,人们在同疾病做斗争时,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邪解毒,然后在不断实践中,学会了用雄黄酿制雄黄酒,认为雄黄酒能避鬼邪、杀百毒,为

了祛毒气,防治疾病

想一想,在你的家乡,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

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

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端午节踏青风俗,见于黄河以北,人们在这个

节日到郊外游玩、放风筝、游览山水、欣赏花木、采

艾蒿等以愉悦心情、舒缓压力。

2.工具与材料准备

盆、勺子、小刀、剪刀、糯米、红枣、

箸竹叶(鲜叶干叶均可)、棉线

二、劳动体验

1·处理糯米

将糯米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

准备材料

养成学生会准备

的习惯

操作提示

包粽子前,

文档评论(0)

阿弥陀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