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心理健康服务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服务
岗位缺口很大,不能满足现有需求。但现有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存在许多问题,未
来需要探索基于胜任力的心理健康服务者职业发展之路,规范心理健康服务的教
育、培训、选拔、职业发展各个流程。
一、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抑郁症、焦虑症、失眠
障碍等心理问题频发。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有超过17%的人口存在
精神心理疾病,其中有超过80%的患者急需心理咨询和治疗干预,近十年全球抑
郁症患者数量增长了18%,总人数超过了3.5亿。根据《2020年中国抑郁症药
物行业分析报告》估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即将达到所有疾病总负担的25%。
黄悦勤教授主持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发现我国心境障碍患病率为4.06%,其
中抑郁障碍3.59%;焦虑障碍患病率是4.98%,以抑郁障碍为主的心境障碍和焦
虑障碍患病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随着心理问题的多发,心理健康逐渐受到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习近
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
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
理健康服务。2016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中央综治办、民政部等
22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积极推
动心理咨询咨询和治疗服务,鼓励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心理健康服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仍有巨大缺口。钱铭怡等人(2010)在研
究中指出,我国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人员的数量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所
占比例太少,远远无法满足民众对心理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如果按照西方“每
100万人中有1000人(1000:1)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比例进行计算,中国尚
有47.6万的心理咨询师人才缺口。
二、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现有问题
心理健康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现阶段在我国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
由于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在人才培养和选拔方
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该行业发展现状仍与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强烈需存在较
大差距。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人才队伍中,特别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中,目前
除了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校配备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其他欠发达地区
仍然有很大的心理健康教师缺口。在现有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中,心理学相关专
业毕业且经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师技术培训的教师很少,大多是临时的、兼职的或
外聘的教师,学科类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师的现状普遍存在。即便在专职的心理
健康教育教师中,那些毕业于心理学专业的“科班”人员虽具有较丰富的心理学
专业知识,对心理咨询理论也有一定了解,但由于缺乏职业系统培训、工作专职
性不强、校领导不够重视等各种原因,其心理健康的教育效果也难以得到认可,
岗位胜任力仍然不足。
除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社会上各类心理服务企业的心理咨询师,更加缺乏
规培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导致咨询缺乏效果、违背职业伦理甚至加剧来访者症状
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7年4月,国家卫计
委指出要完善心理咨询师培训内容和考核方式,加强实践技能操作的考核,进一
步提升心理咨询师的实操技能。
三、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未来发展
为了规范培养心理健康服务人才,应该基于岗位胜任能力贯彻人才教育、培
训、选拔、职业发展等整个流程。从而改变现有的不足,进而满足中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需要。
胜任力又称胜任特征、胜任素质(competency)。“胜任力”概念第一次被
正式提出是在1973年,一位名叫McClelland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发表了
《》。文章将胜任
力定义为一种可以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上,且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中,能够对绩效水
平进行区分的个人特征。
胜任力研究最初在管理学领域盛行,后来逐渐发展到心理健康领域,Hoge等
人认为行为健康从业者的胜任力研究不应局限于胜任特征清单,应该同时兼顾胜
任特征的组成结构和实际评估问题。国内学者张爱莲对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
的胜任力研究中,将胜任特征定义为创造有效业绩所需的知识技能及个人特质之
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