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回延安教学设计
学校:新邵县坪上镇老山学校教材版本:部编版
教师
刘焱
年级
八年级
学生人数
38
授课时间
2024.3.26
教学内容
《回延安》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一、学情分析
本诗在写作时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有不少陕北方言词汇,学生在初次诵读时可能会遇到朗读处理上的困难,可借助教师示范或音频示范朗读帮助学生突破,同时作者阔别延安十年的情感对学生而言较为陌生,可借助生活当中一些实例帮助学生体会,比如说年节回乡。
二、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贺敬之于1956年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受到革命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以“信天游”的形式,通过对诗人回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描写,歌颂了延安人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出的巨大贡献和辉煌成就,抒发了作者重回革命圣地的无限喜悦之情和对延安、对延安人民以及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教学目标设计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本文,把握“信天游”的形势特点和语言风格。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深厚情谊。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解读歌的人、事、物、景体会作者对延安的无比热爱。
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理解“延安”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风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深厚情谊。
解读歌的人、事、物、景体会作者对延安的无比热爱。
·教学难点
理解“延安”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风情。
五、教学策略设计
以读促悟、小组合作学习、圈点勾画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1.导入
教学过程
1956年,一位诗人饱含热情地写下这样的句子:“我真正的生命就从这里开始,在我亲爱的延河边,在这黄土高原的窑洞里。”(放声高歌)他就是本课的作者贺敬之,一位生于山东的诗人、剧作家,但一生中却反复歌颂着延安,他与这片土地有着怎样的故事?我们一同走进诗歌感受。
教师活动
诵读文字——“我真正的生命就从这里开始,在我亲爱的延河边,在这黄土高原的窑洞里。”
预设学生行为
认真听,思考作者与延安的故事。
设计意图
将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中,引出课题。
教学环节2.初读感知
教学过程
诗歌的标题叫做《回延安》,你从“回”字中,读出了什么?
明确:表现出诗人将延安视为自己的家乡,表明他在延安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并对延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根据你从标题读出的内容,我们应用什么样的情感去朗读本诗呢?
预设:喜悦、激动、激昂。
学生自由试读,放范读,学生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再齐读、指名读,谈谈感受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预设:重回延安的激动,见到父老乡亲的喜悦等。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体会
预设学生行为
思考问题并从读中去体会。
设计意图
从读中初步感知本文作者的心情。
教学环节3.深入研读
教学过程
诗歌共分为五个部分(章节)围绕回延安,每个部分又写了怎样的内容?循着诗人的文字,再读诗歌,以“_____延安”的形式为每个章节拟一个小标题。(小组交流)
预设: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
在这五个章节中,虽然自始至终贯穿着诗人回到延安的喜悦之情,但情感在诗歌内部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试着自主朗读,结合诗歌内容体会每个部分细微的情感变化。
明确:回延安:激动喜悦;忆延安:感激怀念;话延安:兴奋激动;看延安:惊叹自豪;祝延安:赞美热爱;
作者借自己的文字向延安倾诉着自己无比真挚的情感,那么诗歌中延安是怎样的形象出现的?找出相应的诗句。
明确:是以一位“母亲”的形象出现的: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2)母亲打发我过黄河
(3)母亲延安换新衣(4)再回延安看母亲
除了这一组比喻延安在作者心中的地位还可以从哪些语句看出?
预设:“分别十年又回家中,亲山亲水有亲人”(能否改为青山清水有亲人,原句更显其温馨美好亲切)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去文本当中体会延安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预设学生行为
再读诗歌,小组交流探寻答案。
设计意图
以读促悟,引发学生思考,小组交流中促进理解。
教学环节4.小结本课,体悟情感
教学过程
诗人以“回延安”为叙事线索,按“重逢——回忆——赞美——展望”的思路展开抒情,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他回到延安的激动喜悦、感激怀念、兴奋感动、惊叹自豪、赞美热爱之情,让我们饱含情感的再读本诗,力求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感悟。
七、作业设计
1.背诵本诗的1-3小节。
2.探寻作者与延安的故事写成150字左右的介绍。
八、板书设计
回延安(热烈、豪迈、激昂)
叙事抒情
回——激动喜悦
忆——感激怀念
话——兴奋感动延安“母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超星学习通 群芳谱-《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鉴赏(长安大学)尔雅网课答案.pdf
- 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3篇范文.docx VIP
- 《抽样检验培训教材》PPT课件.ppt VIP
- 2021高考作文写作素材:世界八大哲学家的名言+事例.docx
-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教学资料:教案资料汇总.doc VIP
- 十进制加减可逆计数器的设计.pdf
- 华为手机结构件可靠性测试方法和要求.pdf
- 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134411-2007.doc
- 橡胶胶管、硅胶密封圈、橡胶垫片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 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课本知识点(外研版三年级起点).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