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爆发性气旋爆发性气旋:当温带气旋发展速度达到ΔP/24h×sinφ/sin60?≥1(φ:气旋中心所在纬度;ΔP:气旋中心气压24h降压幅度,单位为hPa)时,称为爆发性气旋。船舶采用定义法:即气旋中心不论在哪一纬度上,其中心气压的加深率只要24h达到24hPa,就定义为爆发性气旋。爆发性气旋俗称“气象炸弹”,是冬半年中高纬度洋面强烈发展的锋面气旋。它常伴有大范围的9~11级强风,具有很大的破坏力,严重威胁船舶的航行安全。爆发性气旋的源地北太平洋爆发性气旋主要发生在135?E以东,160?W以西,35?N以北的洋面上。东亚大陆及邻近海域很少有气旋作爆发性发展,而在其东侧的西北太平洋洋面(35?~55?N,140?~170?E)是爆发性气旋的高发海域,约占82%。气旋路径影响我国海域的锋面气旋反气旋(Anticyclone)定义:由闭合等压线围成的,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水平空气涡旋称反气旋。在北半球风从中心以顺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南半球逆时针)。实际上反气旋就是高压,反气旋是从流场定义,高压是从气压场定义。反气旋分类按地理位置分类:极地反气旋,温带反气旋和副热带反气旋;按热力结构分类:冷性反气旋:活动于中、高纬度对流层中下层的温带反气旋属此类,习惯上称冷高压。冷高压往往是低层冷空气堆积而形成的,随高度其强度减弱,是一个浅薄系统。暖性反气旋:出现在副热带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属此类。高压区和高温区的分布基本上一致,是一个深厚系统。北半球有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南半球三个大洋的副热带高压连成一个带状。反气旋的范围和强度1.水平范围:以地面图上最外围的闭合等压线的平均直径表示,反气旋的范围比气旋大的多,直径多为1500-2000km大的达5000km以上。最大的可与陆地和海洋相比。2.强度:以中心最高气压值表示,一般在1020-1040hPa左右,冬季最强的高压中心可达1070hpa;中心气压值越高,反气旋越强。风速的分布是中心小,边缘大。当反气旋中心气压值随时间升高时,称反气旋发展或加强,反之,称反气旋减弱。冷高压(ColdHigh)冷高压是活动在对流层的中下层,中高纬度的冷性反气旋,它是个温压场的分布不对称的移动性的浅薄系统。南移过程中,强度逐渐减弱,最后消失或并入副高。亚洲冷高压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冷高压。C冷高压的天气(1)冷高压的前部天气:位于冷锋的后部,急剧降温、升压、偏北大风可达11级,有时产生雨雪等恶劣天气,入海引起海面大浪。(恶劣天气区)(2)冷高压的中部天气:气压较高,气温略有回升、干冷、晴朗、微风、少云,易产生辐射雾。(冷高压控制的港湾可形成辐射雾)。(3)冷高压的后部天气:吹偏南微风(3~4级)。气温回升、湿度增大,类似于暖锋天气,入海后变性,后部常出现平流雾,毛毛雨或层云。交通运输部关于救捞系统做好2010-2011年度冬季寒潮大风及首场强冷空气过境期间海上值班待命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0年10月13日受寒潮大风影响,(2005年)11月1日至12月13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共组织搜救行动177起,成功救助1526人,救助遇险船舶183艘。其中,仅12月3、4、5日三天,就出动专业救助力量14次,成功救助121人,救助遇险船舶6艘。12月10日一天出动10次专业救助力量,救助45人,救助遇险船舶两艘。10级大风带来海上险情不断烟台力量紧急驰援以“大风、海上、救助”为主题词BAIDU冷高压的活动规律气候特征:冷高压的活动相当频繁,如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冷空气活动,据统计冬半年每3~5天活动一次,较强的7天一次,强弱随季节而变化。冷高压的移动主要受高空的引导气流的影响(一般以700hPa气流来预报冷高压未来的移动)。冷空气的源地:影响我国冷空气的源地主要有三个:新地岛以东寒冷的洋面(18%);新地岛以西寒冷洋面(49%);冰岛以南寒冷洋面(33%)。关键区来自三个源地的冷空气侵入我国以前,95%都要经过西伯利亚中部(70~90?E,43~65?N)地区积累加强,然后南下入侵我国,该区被称为“关键区”。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路径路径:主要指冷空气主体移动的路线。通常沿三条路径侵入我国:西北路(中路):冷空气自关键区经蒙古到达我国河套附近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势力较强,引起降温、西北大风;西路:由关键区经我国新疆、青海、西藏高原东侧南下,影响西北、西南和江南各地,一般强度较弱。东路:冷空气自关键区经蒙古我国华北北部,常常使渤海、黄海、黄河下游及长江下游产生东北大风。一般从关键区到我国华北、东北需三天左右,长江以南需四天左右。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模具材料及表面强化技术:第三章 热作模具材料.ppt
- 中外建筑史: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建筑活动.ppt
- 中外建筑史:第七章 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建筑设计.ppt
- 运筹学:第六章 整数规划.ppt
- 运筹学:第五章 目标规划.ppt
- 压力与良性心态培训.ppt
- 微波技术基础:典型导波系统的场分析.ppt
- 生物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
- 生物课件:隔离与物种形成、共同进化.ppt
- 审计学:第十一章 终结审计.ppt
- 道路附属构筑物及交通、通讯工程监理细则.docx
- 薄层砌筑应用指南(材料篇+构造篇+施工篇+答疑篇).pptx
- DB3502T003-2011无公害茄子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42T1719-2021 中药材虎杖种子育苗技术规程.pdf
- DB50T1306-2022 渝菜 糖醋脆皮鱼烹饪技术规范.pdf
- QTZJ004-2023 医用中央集中供水设备.pdf
- Q330603SXTS001-2022 纺织工艺-针织面料.pdf
- DB41T2242-2022苹果自根砧圃内整形苗繁育技术规程.pdf
- Q330683BL017-2023 BLPC-Ⅱ系列新能源电池壳专用精密压力机.pdf
- DB1307T345-2021温室架豆滴灌水肥高效利用技术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