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Ⅰ卷) 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周保温冲刺试题汇编:诗歌.docxVIP

(新高考Ⅰ卷) 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周保温冲刺试题汇编:诗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高考Ⅰ卷)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周保温冲刺试题汇编

诗歌

(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周保温冲刺卷(一)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度梅岭

张衍懿

拔起危峰万仞雄,势临百粤控南中。

人从丹壁千盘上,路入青天一箭通。

古碣尚留唐相①迹,荒祠谁祀越王②功。

只今四海梯航③日,早见征车度晓风。

【注】①唐相:指唐朝宰相张九龄。他曾奉命在梅岭开山劈道,便利了南北往来。后人在梅岭立碑纪念他。②越王:指建立南越国的赵佗。汉朝建立后,他即归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民众立祠纪念他。③梯航:登山航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的“拔”字极富表现力,突出了梅岭高耸于百粤大地的巍峨气势。

B.“万仞”并非实指,而是夸张手法,是用夸大的数字来极写梅岭之高。

C.颔联从登山者角度来写梅岭的险峻,这与首联的写作角度又有所不同。

D.尾联回到现实,通过写早行的“征车”表达旅途的艰辛和对时事的惆怅。

16.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全诗中的作用。(6分)

(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周保温冲刺卷(二)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寒食雨二首①(其二)

苏轼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②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③吹不起。

[注]①元丰三年,苏轼到达贬所黄州,本诗作于元丰五年寒食节。②君门,指皇帝所居之所。③死灰:《史记·韩长孺传》:“安国坐法抵罪,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田甲曰:‘燃则溺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写春江满溢之态,突出寒食节雨量多,自然引出下文有关小屋的感慨。

B.诗歌第三句到第六句,诗人由屋外写到屋内,真实再现了当时在黄州的生存条件。

C.“那知”二字表明诗人原本并不知道此时正是寒食节,后因见乌鸟衔纸才恍然大悟。

D.最后四句诗人以议论收尾,用朴实的笔触,表达了朝廷浑浊的局面如死灰般难以改变。

16.与黄州时期苏轼其它诗作相比,贺裳在《载酒园诗话》说此诗“最为沉痛”,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周保温冲刺卷(三)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①

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注】①淳熙十五年冬,辛弃疾闲居江西,陈亮特地去拜访他,两人饮酒高歌,议论世事,写词唱和。②此句词人运用了两个典故:陈登(字元龙)和友人交往时豪放高迈不拘礼仪;陈遵(字孟公)热情待友。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笑富贵千钧如发”句写词人与陈亮都视富贵如毛发,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二人性情相投。

“重进酒,换鸣瑟”写当权者偏安一隅,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流露出词人的悲愤之情。

“千里”句中的“空”字表达了词人对朝中当政者打击排斥主战派的无比怨忿,感情沉郁。

D.“看试手,补天裂”句中词人使用“女娲补天”这一典故,既是激励友人,同时也是自我勉励。

16.本首词上阕写到的“雪”与“月”,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周保温冲刺卷(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①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②。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③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④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⑤。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年间,辛弃疾闲居多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②据《张华传》载:晋尚书张华见斗、牛二星间有紫气,问雷焕,曰: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后焕为丰城令,掘地,得双剑。③燃犀:据《温峤传》载,江州刺史温峤路过牛渚矶,水深不可测,燃犀下照,见水中诸怪赶来灭火。④元龙:陈元龙,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建安初奉使赴许,向曹操献灭吕布之策,立下大功。⑤冰壶凉簟: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以苍凉沉郁的笔调化用《张华传》中所载神奇宝剑的典故,奠定全词基调。

B.“山高”“水冷”“星淡”等三个意象,有暗喻当时黑暗的政治环境的意味。

C.本应一泻千里的流水受到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