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重症支气管哮喘护理查房.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症支气管哮喘护理查房;由于哮喘和医生的束手无策死于维也纳

(1770-1827);先兆表现:鼻及眼睑发痒、干咳、呼吸紧迫

感、连打喷嚏、流泪等

典型表现: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或

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伴有哮鸣音

特征之一: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

;概念:严重的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经一般

舒张剂治疗不缓解者。

表现: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明显发绀,大汗淋漓,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严重时出现呼吸衰竭。

;(1)血象:嗜酸性粒细胞、IgE升高,感染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

(2)痰液检查:大量酸性粒细胞,粘液栓

(3)血气分析:PaO2、PaCO2下降,重症哮喘PaCO2上升

(4)胸部X线检查:发作时两肺透明度增加

(5)肺功能检查、皮肤敏感试验

;

1.脱离变应原

2.药物治疗:B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激素类

3.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

4.哮喘的长期治疗:预防复发

5.免疫疗法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煤气、烟雾、油漆等刺激气味,严禁吸烟。应多开窗通风换气,室温要适宜,注意防寒保暖。?

2、哮喘发作时应卧床,取半卧位。不宜使用内装羽毛或陈旧棉絮的枕头,以免诱发或加重哮喘。如有条件,可适当吸氧。?

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生冷、腥发食物,应戒酒,避免过咸、过酸及过饱。?

4、发作有定时者,应于发病前2小时服药,如氨茶碱;痰多不易咳出可用平喘的气雾剂喷入咽喉部,但不宜频繁使用,以免成瘾或中毒。如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明显紫绀、呼吸困难、四肢厥冷等重症哮喘,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5、平时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及其他致病因子。

;患者,陈少奇,女,39岁,系“呼吸困难30分钟”由家人于2014年9月29号02:55送入我科,来时患者面部及口唇紫绀,全身湿冷,浅昏迷,双瞳孔等大等圆约2mm,光敏。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入科时体检脉搏137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78/129mmHg,血氧45%。;护理诊断;I:1.立即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02:55)。

2.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血氧、神志等情况

3.给予支气管解???药及控制哮喘发作系列药物应用(甲强龙及氨茶碱),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O: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03:13),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5%-99%之间。;I:1..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防止移位、脱出、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

2.患者出现躁动(03:15),予约束带约束,向家人解释其约束目的,使其理解,并注意观察患者末梢血运。

3.遵医嘱予镇静药(03:18安定5mgivst)的应用,注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O:患者神志转清(03:45),能予以理解和配合。;I:1.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使用呼吸机,密切观察呼吸,注意呼吸衰竭并发症是否有所缓解。

2.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有无失调,并及时遵医嘱给予纠正。

O:呼吸衰竭症状有所缓解,血氧饱和度持续在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5%-99%之间。

。;I:1.半卧位,保持病室的安静和整洁,注意室内空气流

通,减少刺激物,防止患者接触变应原,避免哮喘诱

因。

2.清醒后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其产生信任和安全感.

O:患者清醒后恐惧感有所减轻(03:45)。;I:1.清醒后教会患者识别哮喘发作先兆症状,如胸闷鼻咽痒、咳嗽、打喷嚏等,应尽早采取相应措施,急性发作要及早就医。

2.告知患者避免哮喘发作的诱因,比如感染、花粉等。

3.教会其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

O:患者表示理解,掌握雾化器使用方法

;雾化吸入器

;雾化吸入器;?

1.居室内禁放花、草、地毯等。?

2.忌食诱发患者哮喘的食物,如鱼虾等。?

3.避免刺激气体、烟雾、灰尘和油烟等。?

4.避免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

5.避免受凉及上呼吸道感染。?

6.寻找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

7.戒烟。?;谢谢;结束

文档评论(0)

fufuhjk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