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第六单元知识清单.docx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第六单元知识清单.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讲义

18.文言文二则

一、教材分析:

《囊萤夜读》讲的是晋朝一个名叫车胤的人勤奋好学,利用萤火虫来照明读书的故事。故事浅显易懂,给人的教育意义却十分深刻。只要我们勤奋苦学,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日后オ能有所成就。

《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受到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鼓舞,继续学习,最终成就自己的故事。这个成语故事有着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藴含着十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在进行教学时,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都要坚持的道理。

两则都是文言文成语故事,都是有关名人励志的,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句的理解能力,又要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接受古典文化对心灵的熏陶。

二、我会写:

囊:行囊?药囊??气囊?囊括?

萤:萤火?流萤?囊萤?萤烛

恭:恭敬?恭维??恭顺?谦恭

勤:勤苦?勤劳?勤奋?辛勤

博:博学?博大??博文?广博??

贫:贫困?贫穷??贫病交加

焉:焉知?焉能?心不在焉不复出焉

逢:相逢?遭逢??逢年过节

卒:士卒?卒业?兵卒?部卒

三、形近字:

荧(荧光)??逢(重逢)碎(碎片)贫(贫穷)恭(恭敬)

萤(萤火虫)缝(门缝)卒(士卒)芬(芬芳)共(总共)

四、课文解析: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课文主题:

《囊萤夜读》讲述了车胤家境贫困,晚上捉了萤火虫放在袋子里照着书本读书的故事。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艰苦条件下,只要我们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勤奋苦学,最终一定能学有所成

六、字词解释?:

囊萤夜读:(车胤)把萤火虫装在袋子里(照明),在夜里读书。本文选自《晋书·车胤传》。囊,用口袋装。萤,萤火虫。

恭勤:肃敬勤勉。

通:通晓,明白。

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七、课文翻译:

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晋朝人车胤谦逊有礼勤奋学习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2.家贫不常得油,

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

3.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一、课文主题:

《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受到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鼓舞,继续学习,最终完成学业的故事。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去做,坚持不懈都能成功。

二、字词解释?:

【铁杵成针】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是】这。

【方】正在。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三、课文翻译:

1.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3.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

4.问之,曰:“欲作针。”

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在做什么,老婆婆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5.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19.小英雄雨来

一、课文主题

本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

二、作者简介

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著名作家、诗人。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冀东区党委机关报《救国报》随军记者,冀东军区政治部尖兵剧社文艺队副队长、队长,冀察热辽军区文工团副团长,东北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员,中央乐团创作员,北京市作协驻会作家。主要作品:小说《荆各庄的故事》《小英雄雨来》《将军河》等。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等。

三、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晋:jìn(晋级、晋剧、晋升)

炕:kàng(土炕、暖炕、炕一炕)

铅:qiān(铅笔、铅球、铅笔盒)

迈:mài(迈进、年迈、迈步)

呜:wū(呜呜、呜咽、一命呜呼)

栓:shuān(枪栓、门栓、消防栓)

胳:gē(胳膊、胳臂、胳肢窝)

膊:bó(胳膊、赤膊上阵)

劫:jié(抢劫、劫财、劫后余生)

绸:chóu(丝绸、绸布、未雨绸缪)

扒:bā(扒开、扒堤、扒着栏杆)

敌:dí(敌人、敌对、势均力敌)

尸:shī(尸体、尸首、行尸走肉)

趁:chèn(趁机、趁早、趁火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5****6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次评为教学先进,教学能手。教研科研能力较强,多次主持完成省市课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