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docx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XX/TXXXXX—XXXX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库建设的内容、程序、方法、提交成果内容与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各级数据库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7027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6820地图学术语

GB/T17798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TD/T1016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TD/T1055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TD/T1057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

TD/T1058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县级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

*********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程

*********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术语和定义。

4数据库建设要求

4.1数学基础

4.1.1平面坐标系统

大地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4.1.2高程系统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1.3投影方式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同时采用1:2000、1:5000、1:10000比例尺标准分幅图或分县数据成果按3°分带。

4.1.4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采用米(m),保留一位小数;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2),保留两位小数;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hm2)和亩(1亩≈666.67m2),保留两位小数。

2

XX/TXXXXX—XXXX

4.2数据采集要求

4.2.1图形采集要求

4.2.1.1基于栅格资料的信息提取要求

a)图件扫描

1)根据图件介质和图内要素的不同情况确定扫描方式和扫描参数;

2)为避免扫描影像的歪斜失真,扫描时应注意保持扫描送纸的水平,图件与水平线的角度不宜超过0.2度;

3)影像应清晰,能正确辨别图内要素,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4)影像数据应存储为国际工业标准无压缩的TIFF或BMP格式文件;

5)检查扫描影像清晰度、扫描参数、影像数据格式和信息文件的正确性,并记录检查结果,不合格影像应视情况重新扫描。

b)几何纠正

1)选择四个内图廓点和至少五个均匀分布的公里格网点为控制点,当矢量化底图图件变形误差超限时,应适当增加控制点数量,以保证纠正精度;

2)控制点的选取应在影像放大2-3倍的条件下完成;

3)纠正后的影像,其图廓点和公里格网交点坐标与理论值的偏差不大于0.1mm;

4)将图廓点、公里格网点、控制点等坐标按检索条件在屏幕上显示,与理论值套合检查纠正精度,记录检查结果,不合格影像应重新纠正。

c)坐标系统及投影变换

1)当基础图件与数据库的坐标系不一致时,需要进行坐标系转换;当涉及跨带时,需要进行换带处理,统一为同一中央经线;

2)根据数据跨带情况,选择投影主带进行换带处理;

3)检查数据库各要素数学基础的正确性。

d)矢量化要求

1)规定不同要素的分层编码、线型、颜色和代码等;

2)图内各要素与影像套合,明显界线与矢量化底图上同名地物的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2mm;

3)当同一要素有不同来源,并发生矛盾时,应核对有关资料,讨论确定要素矛盾处理方案。

e)数据接边要求

1)矢量数据接边要注意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逻辑一致性;

2)当相邻图幅图廓线两侧明显对应要素间距小于图上0.6mm,可直接按照影像接边,否则应实地核实后接边;接边后图廓线两侧相同要素的矢量、属性数据保持一致;

3)不同比例尺数据接边以高精度的矢量和属性要素为接边依据。

f)数据拓扑要求

1)各要素无线段自相交、两线相交、线段打折、碎片多边形、悬挂点或伪节点等图形错误;

2)数据拓扑关系正确,面要素应闭合,各相邻实体的空间关系可通过完整的拓扑结构描述;

3)公共边线或同一要素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类型特征时,应保证位置的一致性;

4.2.1.2基于矢量数据的采集要求

a)矢量数据检查

1)要求对矢量数据的格式、坐标系、精度等进行检查,并针对检查问题进行修改;

2)转换坐标系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b)最小上图面积采集精度

1)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实地面积≤200m2;

2)农用地(不含设施农用地)实地面积≤400m2;

3)其他地类实地面积≤600m2,荒漠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