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2024届中考各类题型答题模板(发展变化类+特点特征类+反映说明表明类+认识启示经验教训类).doc

初中历史2024届中考各类题型答题模板(发展变化类+特点特征类+反映说明表明类+认识启示经验教训类).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PAGE0

中考历史各类题型

答题模板

一、发展变化类

【题目简析】

发展、变化类题目针对的是某一历史事物的发展情况。之所以将此类题目置于首位,是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各地中考真题中。例如2023年的广东、天津、福建、陕西均出现了此类题目,广东中考的主观题全部8个小题中,甚至有5个属于此类题目。

【答题模板】

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描述事物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化内容、原因(背景)、特点。下面,分类总结其答题模板。不过,变化有时候不仅是一个点,因此我们需要结合材料,综合选用答题模板。

(1)发展、变化的内容:

①事物自身的变化:

整体上,该事物呈现的特点;具体上,各元素的变化情况(变得丰富、多样,由到功能越来越,技术不断,价值不断受影响,时间、空间变化情况,数量增减情况,沿着某一线索的变化情况)

如1978年以后人们的衣着变化:整体上,呈现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特点;具体上,颜色变得多彩,由单调到丰富;款式变得多样,由单一到多元;衣着需求从侧重保暖到侧重美观、多功能;着装理念由大众化到个性化;受经济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再如古代计时工具的变化:计时功能越来越精确,技术不断创新。

②时间点前后的不同变化:

时间点之前,该事物主要是/在/属于/呈现时间点之后,主要是/在/属于/呈现

如描述经济重心的南移:唐朝“安史之乱”之前,经济重心主要在北方;之后,经济重心主要在南方

③不同时间段(前中后期)的阶段性变化:

时间段一,该事物以为主,主要;时间段二,以为主,主要

(或出现侧重)如描述洋务运动的阶段性变化:前期以“自强”为主,主要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主,主要创办民用工业

④渐进性、发展性变化、趋势(或相反):

该事物整体呈现不断上升/增加/提高(或相反)的趋势;某一时间段发展较快,某一时间段发展速度放缓/趋于稳定,趋于规范/完善如描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经济: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50年代至60年代发展较快,70年代经济发展放缓。

⑤波动性、峰谷性变化、曲折发展:

该事物整体呈现波动性变化;在阶段一、进入峰值;在阶段二,位于低谷

如古代人口会因战乱、自然灾害而减少,此时人口数量位于低谷,而随着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人口又会恢复增加,形成峰值,直至下一次王朝末年的战乱、人祸、天灾,人口又进入低谷。

(2)发展、变化的特点:

数量的变化:变化迅速、稳步上升、不断增加,具有一定的波动性、阶段性,有峰值有低谷

如1978年以后我国GDP的变化特点是变化迅速、稳步上升。

内容、性质的变化;具有继承性、发展性、创新性,具有彻底性、不彻底性如宋朝的科举考试相比以往,具有继承性、发展性、创新性。

(3)发展、变化的原因、背景

发展、变化的原因、背景,一般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或结合教材回答。但不论是什么事物,其发展变化的原因、背景,无外乎内外因:

内因:事物当事人、人才的努力,事物自身的继承、借鉴、创新,事物自身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发展

外因:事物外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发展,如经济水平的提高、政府的推动或支持、人们观念的革新、外来事物的影响等下面将结合真题分析怎样运用答题模板。

【真题应用】

秦汉以前岭南多见干栏式木构建筑,未见有瓦件出土。秦末汉初岭南各地建造的一批高台建筑,显示出当时技术的飞跃及形制、材料受中原影响的烙印,隋唐岭南建筑在融进中原建筑体系的同时呈现不同的地方特色,如广州在城边设立外商居住的蕃坊。北宋政府颁发了《营造法式》后,岭南宋元建筑设计趋向规范,技术水平接近中原并有所创新。

-摘编自陈泽泓《南国杰构》

根据材料,指出自秦至宋元时期岭南建筑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变化的历史原因。

分析:

由材料可知,岭南建筑的变化,既涉及不同时间段,也涉及事物自身的变化。我们结合材料,综合选用答题模板“不同时间段(前中后期)的阶段性变化、事物自身的变化、发展、变化的原因、背景”,可以得出以下参考答案,和试卷给出的标准答案几乎复制材料相比,更具专业性。

[参考答案]

变化:

①秦汉以前,岭南建筑主要是干栏式木构,未见瓦件出土

②秦末汉初,已出现高台建筑

③隋唐时期,既受中原建筑的影响,又保有自身地方特色

④宋元时期,设计趋向规范,技术水平接近中原并有创新原因:

①岭南建筑注重继承自身,借鉴中原建筑,并注重创新

②政府推动,北宋政府颁布《营造法式》,进一步规范了建筑设计

[标准答案]

变化:秦汉以前岭南多见干栏式木构建筑,未见有瓦件出土,秦末汉初岭南各地建造的一批高台建筑;隋唐岭南建筑在融进中原建筑体系的同时呈现不同的地方特色;岭南宋元建筑设计趋向规范,技术水平接近中原并有所创新。

原因:在于秦末汉初岭南建筑的技术,形制、材料受中原影响;北宋政府颁发了《营造法式》等。

文档评论(0)

鹿哥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中小学幼儿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