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优质课公开课8 第1课时 .pdf

高中语文优质课公开课8 第1课时 .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

必修③·人教版

第三单元

8.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学习目标

1.落实“加”“鼓”“直”“王”等文言实词,虚词“之”以及判断句、

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

2.理清文章第五段(王道之始)和第六段(王道之成)之间深层次的逻辑关

系;

3.理解文中孟子“仁政”、“民本”的思想,学习孟子论说的艺术及其以

天下为己任、经世济民的高尚情操。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

1课前预习

2课内动脑

课前预习

儒家

亚圣

孟子语录

以仁为本

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春秋

三、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动脑

无毋不要

颁斑斑白

涂途道路

二、文题解读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本文题目是后人所加。“寡人”,古代国

君对自己的谦称,意思是寡德之人;“国”,就是国家;于”,介词,对于;

“之”,用于主谓短语之间,不译。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

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

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四、背景探源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

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募役繁重,破坏生产力,

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当时的社

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困难,贫富悬殊,这些都是十分突出的社会问

题。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以至都城由安邑迁

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来到魏国。梁惠王向他

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与梁

惠王的一次谈话。

五、合作讨论

1.孟子针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做的?

我的见解:战国时期,因诸侯国统治者对内残酷剥削,对外相互征伐,造

成了国家劳动力不足,兵员缺乏。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的当务之急。所以

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众归附自己。孟

文档评论(0)

初中高中试题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试题资料大全,欢迎下载使用!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