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风筝教案【五篇】.docx

关于鲁迅风筝教案【五篇】.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鲁迅风筝教案【五篇】

方案模板格式】

教案:教学文书教案:电力术语教案:明清来华传教士和教会的案件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鲁迅风筝教案【五篇】,欢迎品鉴!

鲁迅风筝教案篇1

《风筝》是一篇思想内涵很深邃的文章,由于经历和文学底蕴不同,不同的人对它的主题有着不同的解读,文章中疑难问题也较多。这样的文章对于第次接触鲁迅先生文章,且不了解他的写作风格的初一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正因如此,它又是一篇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所以这堂课适合干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一、导入

上节课,让同学们进行自学,要求大家将自己在阅读中的疑问写下来。为了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课文,只有将课文读透了,问题才容易得到解决。

二、合作探究

1、教师(配音乐)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意,行为十分粗暴。等到明白游戏对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为,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⑵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请从文中找到依据。

提示:

①亲情。

②自我解剖。

③封建教育。

④科学思想。

⑤宽恕别人。

④儿童教育。

2、教师点拨:

点拨: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且都围绕着这一主题选材。但文学作品是一种形象性的语言,有的作品包容性很强,就不只一个主题了,尤其是大作家高水平的作品。如《虹楼梦》的主题就有多种解读,因为个人的经历不同,读解出来的主题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能和当初写作的初衷是一致的,有的可能是不一致的,这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分析文章也可以从多角度来分析理解。

3、探究问题。师生一起探讨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⑴为什么说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⑵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内容

⑶看到远处有一;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⑷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这里面的我的惩罚具体指什么?

⑸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却了,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

⑹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他看到的是真理,为什么说是不幸呢?

⑺对于早年的过错,我的心情为什么如此沉重,为什么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⑻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有什么意义?

⑼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有什么含义?

三、归纳总结

《风筝》中包含着兄弟之间的亲情,也表现了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同时也批判了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天性的扼杀,启发人们用科学来改变人们的思想。这篇文章是不能只用一种思维来解读的。其实这篇文章要探究的问题很多,它不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语言也别具特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中再深入探究。

四、作业

研讨与练习之三。

鲁迅风筝教案篇2

一、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以风筝为线索,掌握课文内容,感受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2、从我和弟弟的误解、冲突中体会兄弟间浓浓的手足之情,并从中掌握两人的性格特点。

3、学习鲁迅先生严于自省的可贵精神。

4、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二、教学难点

1、从多角度分析文章的主旨,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通过当年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而弟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分析文中对封建的教育思想的批判性。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对于课文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的主题思想。

2.探究法。对课文主题思想以及的思想感情重点探究,可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生生互动,在讨论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对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作必要的点拨指导。师生互动,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儿童时代都喜欢玩些什么游戏呢?大家有没有放过风筝?清代诗人高鼎写过这样一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文档评论(0)

小陆学堂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加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