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设计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VIP

教学评价设计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评价设计;内容提要;一、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订科学标准,利用一切有效技术伎俩,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等;1、传统考试阶段

教学评价伴随教学产生而产生,最早教育评价形式是针对学生学力检验。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学记》

中国连续了13科举考试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教育评价形式。;2、教育测量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心理学和教育统计学发展,教育工作者们开始探讨怎样将心理测验方法应用于教学领域,实现学业成绩考评客观化、标准化和数量化。

桑代克,19发表《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提出“凡存在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东西都能够测量。”

他被喻为“教育测量之父”,拉开了美国教育史上著名测量运动序幕。;3、教育评价阶段

20世纪30年代起,伴随新心理学和新教育学发展,教育测量逐步受到批判,教育测验逐步向教育评价发展。最早提倡从“测验”转向“评价”是美国教育评价与课程论教授泰勒。

美国1933年发起“八年研究”,成立了由泰勒领导评价委员会。1942年该委员会发表了“史密斯——泰勒汇报”,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评价基本思想和方法,从而奠定了当代教育评价基础。

泰勒认为,评价必须建立在清楚地陈说目标基础上,依据目标来评价教育效果,促进目标实现。;;课程与教学评价取向;2、过程取向评价

强调把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全部情况纳入评价范围。主张凡是含有教育价值结果,不论其是否与教育目标相符,都应受到评价支持与必定。

代表人物:斯腾豪斯,斯克瑞文

基本方法论:量研究方法与质研究方法相结合

特点: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景了解,强调评价过程本身价值。

;3、主体取向评价

评价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过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这种过程是多元。真正主体性评价不是靠外部力量督促和控制,而是每一个主体对本身行为“反省意识和能力”。

代表人物:古巴、林肯、利维

基本方法论:质研究方法

特点:价值多员,尊重差异

;(三)教学评价作用;(四)教学评价类型;(五)教学评价内容;1、学生学习过程评价;2、学生学习效果评价;3、教师指导活动评价;4、学习资源质量评价;5、支撑服务系统评价;(六)教学评价标准;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反应评价目标各个要素之间关系及其主要程度而建立量化系统。

指标体系=指标项+标准+权重

反应要素反应标准反应主要程度;(1)形成指标体系;(2)建立标准;三、教学评价步骤与方法;1、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处理阶段;;4、反馈阶段;(二)评价方法;1、课堂练习;2、教学测验;3、作品展示;4、调查问卷;5、评价量规(rubric);6、学习文件夹(portfolio);7、概念图(conceptmap);;;;8、学习契约;四、网络环境下教学评价;五、新课标理念中教学评价;新课标提出: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升评价体系”

评价功效:从重视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

评价内容:从过分重视学业成绩转向重视多方面发展

潜能;

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愈加重视质分析;

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

评价角度:从终止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愈加重视学

生个别差异;

评价方式:更多采取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等方

法;

;参考书目

文档评论(0)

a105776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