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36讲体液调节课件.ppt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36讲体液调节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血糖平衡调节的方式注:“+”表示促进。胰岛素[易错提醒]血糖平衡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主要依靠激素调节。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等。5.反馈调节(1)含义: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__________调节该系统的工作。(2)类型。①正反馈调节,如排尿反射、分娩过程等。信息②负反馈调节,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等。(3)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___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维持稳态1.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表现(1)(2)2.血糖代谢异常的曲线模式图(1)进食后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判断依据:根据胰岛素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胰岛素含量多且变化波动幅度大的为正常人,即曲线a。(2)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判断依据:根据血糖初始浓度和变化波动范围判断,波动范围在3.9~6.1mmol·L-1且起点也在该范围中的是正常人,即曲线b;低于该范围的是低血糖患者,即曲线c;高于该范围的是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即曲线a。考向1血糖平衡及调节过程1.(2023·浙江1月选考)胰高血糖素可激活肝细胞中的磷酸化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经主动运输进入肝细胞才能发挥作用B.饥饿时,肝细胞中有更多磷酸化酶b被活化C.磷酸化酶a能为肝糖原水解提供活化能D.胰岛素可直接提高磷酸化酶a的活性√解析:胰高血糖素不进入细胞,而是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A项错误;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以促进磷酸化酶b活化,B项正确;酶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C项错误;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糖原合成而不是水解,因此胰岛素不能提高磷酸化酶a的活性,D项错误。2.(2022·海南选择考)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mmol/L,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单独作用时,0.5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B.3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C.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表现出相抗衡的关系D.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解析:据题图分析,激素单独作用时,0.5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A项错误;3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为12.8-5.0=7.8mmol/L,三种激素各自效应的总和为(6.9-5.0)+(5.7-5.0)+(5.2-5.0)=2.8mmol/L,前者明显大于后者,B项正确;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二者在调节血糖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C项错误;实验结果可证明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但实验结果不能证明血糖浓度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D项错误。考向2糖尿病及其产生的机理与治疗3.(2023·广东选择考)空腹血糖是糖尿病筛查常用检测指标之一,但易受运动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干扰,影响筛查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空腹时健康人血糖水平保持恒定B.空腹时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不分泌激素C.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只消耗没有补充D.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糖水平升高√解析:空腹时健康人的血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并不是恒定不变的,A项错误;空腹时,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较低,其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B项错误;运动时细胞会消耗大量的葡萄糖,同时肝糖原会不断分解以补充血糖,即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既有消耗也有补充,C项错误;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D项正确。4.(2024·广州调研)胰岛B细胞受损可以引起1型糖尿病。为探讨miR-150基因缺失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小鼠发生1型糖尿病的影响及其免疫学机制,研究人员对2种小鼠进行实验处理后再检测相关指标,实验处理和部分实验结果见图表。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1正常鼠+STZ251042模型鼠+STZ5157注:结果为小鼠脾脏中各类细胞的相对比例;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注:实验处理当天记为第0天,血糖水平连续2次≥6.1mmol·L-1时定为糖尿病。回答下列问题:(1)与正常鼠相比,模型鼠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处理时,“正常鼠+V

文档评论(0)

清青文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企业方案、单位制度、操作规范、使用流程、培训资源,擅长K12资源整合服务……期待为您的职场带来价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