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师说》教学设计

《师说》教学设计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师说》教学设计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第一课时

【学生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

2、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已有知识经验、上下文语境,能够说出第1、2段的译文,在此过程中,归纳并掌握“师”、“道”、“传”、“惑”等重点实词的义项和“之”、“其”、“于”、“乎”等虚词用法。

【预习提纲】

1、借助《导与练》了解作者韩愈、写作背景及“说”这一文体知识。

2、标注字音,通读全文,读准字音,复习词类活用中意动用法的知识规律,结合注释,批注重点文言知识,圈出不理解的词句。(要求:标注“重点字词意思及用法”,标注特殊句式,标注疑难词句,并口译全文。)

一、导入

远古,教师有着较高的地位,“天地君亲师”可以一见;然而在一段历史时期,尊师重教的风气一直不是很浓,在元代,甚至有“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文化大革命时的“臭老九”之称便由此而来。教师地位之低,从师风尚不浓,可想而知。实际上,在唐朝这种风气已然出现,尤其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当时的情况正如韩愈的盟友柳宗元所言:“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韩愈的这篇战斗檄文——《师说》。

二、预习检测(抽查学生口头回答)

1、作者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2、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师说》教学设计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3、文体知识介绍

《师说》教学设计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4、解题

“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明确能力发展目标

学生齐读能力发展目标,找出行为动词及行为对象,填出空白部分。

五、活动过程预设

【活动一】整体感知

[活动预设]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1、抽4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纠正读错的字音,关注通假字并做好标注。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活动二】翻译梳理

[活动预设]在已经独立预习的基础上

1、小组合作交流,提出疑难的字词,其他成员解答,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做好标注。

2、由小组长监督,在笔记本上标注重要文言字词及特殊句式。

3、教师在黑板上展示重点实词、虚词,抽学生上黑板解答。

4、解答完后让学生上黑板纠错,有争议的教师点拨。

5、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轮流翻译。(先说出重点词语的意思,特殊句式,然后翻译)

特殊句式(要求:指出句式类型并翻译句子)

1.?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①?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宾语前置句:?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而耻学于师。?②?不拘于时,学于余。?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4.?省略句:?

①?今

文档评论(0)

武松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