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力----变式教学 论文.docx

唤醒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力----变式教学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5

唤醒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力变式教学

摘要:目前,变式教学作为初中数学课堂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越来越得到大部分数学教师的认同。因此,充分巧用变式教学,不仅能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自觉的内化为自己的需要,使我们的教学过程转变成为学生积极探究的过程,从而提升我们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式教学可以唤醒数学课堂的活力,给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一股春风。

关键词:活力课堂教学变式教学

随着课改的发展,高中数学课堂活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过去的“灌输式”教学往往一片死气沉沉,热闹的“合作探究”背后往往是虚假的繁荣,学生要么被动地听,要么不动脑筋地做,整个课堂缺乏真正思维的活力。不少教师也在苦恼,为何教了好多遍、强调了好多次的知识点总是错,而刚刚讲了、练了的题型,为何很快就忘了?

课堂教学的魅力不在于形式的多样化,而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课堂活力,从而让学生高效扎实掌握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因而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才是唤醒数学课堂活力的根本方向。那么,“变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变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遵循一定的原则,灵活的使用对命题的合理转化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学生适应和接受快,在唤醒数学课堂活力中有其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一、变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感受到数学美,有利于唤醒课堂教学的活力

在数学课堂中,就一道题讲一道题往往是机械枯燥的,学生兴趣不大,感受不到数学的美、思维的快乐,效率自然低下。恩格斯说,“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在变式教学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美、追求美,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比如在发比例习题课时,有如下习题[案例1]:如图(1),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有点P1、P2、P3、P4,它们的横坐标依次为1,2,3,4.分别过这些点作x轴与y轴的垂线,图中所构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为S1、S2、S3,则S1+S2+S3=()A.1B.1.5C.2D.无法确定

(2)

我设计了这一变式:

如图(2),A、B是双曲线上的点,分别过A、B两点作x轴、y轴的垂线段.S1,S2,S3分别表示图中三个矩形的面积,若S3=1,且S1+S2=4,则k值为()A.1B.2C.3D.4

案例1的难度较大,即便通过教师讲解,也是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设计变式,S1+S2+S3+S3=2k=6相等,面积和相等这一类似的性质,让学生在已经解决变式题的前提下,轻松解决案例1,把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同时在类比的过程中,深刻感悟到等差、等比数列的本质规律,轻松解题,从中体会到数学的美。每一次这样的发现,都让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体现出数学的无穷魅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通过变式,找到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这就是数学美的具体体现。变式教学让学生想要去发现,想要去了解,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唤醒数学课堂新的活力。

二、变式教学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唤醒数学课堂的活力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我们教学生怎样思考,继而怎样创造性的思考;我们教学生怎样解决问题,继而怎样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很多教师的课堂只能听到老师的声音,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上,或者有些教师的课堂很“热闹”,但是学生的活动是空洞的,无效的。有活力的数学课堂不仅在于教师讲的精彩,更加在于学生学的主动;有活力的课堂,只有让学生不断的提出自己的问题,自主的解决问题。通过变式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原来的问题中产生新的碰撞,让学生变成问题的主人,引导学生产生有价值的变式,在合作探究中获得比以往更多的收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唤醒数学课堂的活力。

[案例2]在分式有无意义教学时,遇到这样一个例子,x的取何值,分式有意义?

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变式(1)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3)

变式(2)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等于(答案:2)

变式(3)若分式无意义,则实数x的值是(答案:2)……

师:你还能找到哪些类似的分式求x值?大家可以分成小组一起探讨,并找到求这些函数值域的方法,我们再来一起交流。

通过学生的自己努力,他们找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变式,比如改变分子分母的结构特点,分母次数高于分子的,从而发现利用分式意义基本求x值。

通过检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教师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