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pdfVIP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0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

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们学过的春天的古诗文,看图猜一猜

2.揭题。

3.认读“融、燕”等。

二、看图初读知大意

1.故事入诗。

2.了解景物。自由读,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

哪些景物。

3.再读诗句,读通顺。

三、难点理解明诗意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2.读诗句,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说一说。

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

四、吟吟诵诵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

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

句读一读。

3.配乐读诗。(播放古筝曲)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

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背诵)

五、学习生字做诗卡

1.指导书写

2.摘写“诗画卡”(诗一首,画一幅,制作成随身可携带的“诗画卡”)。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

造诣。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

齐名。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

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二)

①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②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

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拔。

3、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指多名学生述说每行诗的意思,教师及时点评。

②在师生共研中让学生知道这首诗诗人由江边——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1—3

行是咏画的景物,描绘竹林、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丽

景色,第4行诗由画面景物跳出画面,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四、三读古诗,背诵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三)

①三读古诗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②背诵古诗。

2、学生进入第三次先学,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3、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引导学生概括题画诗的特点。

出示《题画兰》这首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

去不留。”

让学生结合这两首诗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②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学生背诵古诗。

五、总结

师:学了这首诗,从古诗的内容和思想上你有哪些感受?从诗人描给的图画的方法上你受到

哪些启发?

第三课时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

文档评论(0)

137****31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