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目标导入新课同学们,歌曲《快乐的牧羊人》愉悦欢快,动听的旋律时刻萦绕在我们耳边。大家在电视电影上大都看见过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丽又辽阔。是的,美丽的草原有着无穷的魅力,草原人民欢乐豪迈,他们的乐观积极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牧羊人是草原最典型的代表之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生活在异国他乡高原上的牧羊人——艾力泽?布菲。

教学目标感知课文初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1、本文的主人公做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话叙述出来。点拨:主人公艾力泽?布菲用了三十多年时间在荒凉的阿尔卑斯地区种树,为这里带来了生机和繁荣。

教学目标感知课文2、作者对主人公艾力泽?布菲充满了一种什么感情?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充满了一种敬仰和赞美之情。文中可以看出这种感情的地方有:(1)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2)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3)他的那条大狗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4)和牧羊人呆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

教学目标感知课文3、以时间为序,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意思。第一部分(1~12):初遇牧羊人,具体地写了老人独自在高原上艰苦植树的情景。第二部分(13~18):再见牧羊人,写了老人坚持植树的感人情景以及高原环境的迥异变化。第三部分(19~21):写与牧羊人最后一次相见,高原成了乐园,“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教学目标感知课文4、请分别写出“我”前后三次见牧羊人时高原的情形,并说说从这前后的变化中你读懂了什么?初遇牧羊人——群山荒芜,村庄废弃,泉眼干涸,狂风呼啸;再见牧羊人——树木挺拔,重见溪水;最后一次相见——微风飘香,树木歌唱,泉水长流,人口增加,村庄富饶。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应该读出了一个慷慨无私,不计回报的好人,他是多么值得人们去尊敬!

教学目标走近作者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马诺斯克市,法国社会小说作家、著名电影编剧。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他以描写大自然和乡村生活见长,主要作品有《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等。由其作品改编的动画片《植树的男人》曾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教学目标写作背景本文节选自《植树的男人》。故事的背景是20世纪初的法国普罗旺斯地区,一个荒芜、破落、毫无生气的荒漠。只有很少的人在这儿过着冷漠、愤恨、孤独的生活。有一个牧羊人,他一边牧羊,一边每天都种100棵橡树。由于气候不好,种十万棵树,最终只有一万棵长成大树。尽管如此,牧羊人没有气馁,没有沮丧,依然坚持每天种树。森林的规模不断扩大,渐渐的这个地区有了雾气、水分、溪水、村庄、泉水、笑声,整个地区都活了起来。作者被牧羊老人的精神感动,因此写作了这篇文章。

教学目标生字把握慷慨(kānɡk?i)干涸(hé)废墟(xū)坍(tān)塌缝隙(fènɡxì)酬(chóu)劳刨(páo)根问底沉默寡(ɡu?)言山毛榉(jǔ)薰(xūn)衣草琢磨(zuómo)

近似字辨析戳(chuō)戳穿坍(tān)坍塌戮(lù)杀戮彤(tónɡ)彤云慨(k?i)慷慨概(ɡài)气概溉(ɡài)灌溉

教学目标词语积累干涸:干枯,没有水。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地面上的植物。文中用作动词,长出草木。硬朗:形容人身体健康,强硬有力。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造就:培养使有成就。溜达:散步,闲走。张扬:把隐秘的或不必让众人知道的事情宣扬出去。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教学目标分段讲解一、默看课文第一部分,思想问题1、抽读第一段,这一段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使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通过议论,设置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自己去文中找这个“好人”;通过议论,还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对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好人“的赞美之情。

分段讲解2、抽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中使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它们有什么作用?使用了两种表达方式:描写和叙事。它们都只有一个目的:表明这里环境荒凉恶劣,没有生机,与后文所表现出的同一地点的绿色富饶、充满生机和美丽幸福的乐园进行对比,从而突出牧羊人所创造的奇迹之伟大,进而达到赞美牧羊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dwangj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