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统编小语教材,弘扬“民族文化” 论文.docx

立足统编小语教材,弘扬“民族文化”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立足统编小语教材,弘扬“民族文化”

【摘要】“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的最根本、最耀眼的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习总书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统编版小语教材已经加大了对中华优秀传统之“民族文化”的渗透。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时刻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识写教学、阅读教学、古诗词教学、主题活动中的“民族文化”,将知识学习与“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以知识推动文化传承,让优秀传统之“民族文化”深深扎根于每一个孩子心中。

【关键词】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古诗词教学主题活动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的最根本、最耀眼的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中华民族的祖先也一直拥有着优秀的传统美德,但近些年来,我们的生活中却频频出现了道德缺失与中国文明相背道而驰的现象,比如,不懂谦让、自私自利、乱丢垃圾、不赡养父母等,究其原因,是家庭和学校更多地关注孩子们的文化成绩,而忽略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之“民族文化”传承与渗透。教育是改善国民素质的最有效的方式,而教材和教师则应该肩负着这一伟大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统编版小语教材在这方面已经加大了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渗透。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时刻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使用好教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优秀传统之“民族文化”,将知识学习与“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以知识推动文化传承,让优秀传统之“民族文化”深深扎根于每一个孩子心中。那么如何立足统编小语教材,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一、从识字教学入手,渗透优秀传统之“民族文化”

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更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统编版小语教材在识字教学板块,增加了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做到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还要时刻有优秀传统之“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1.认读生字,了解文字源起,感受“民族文化”

语文教师有传承优秀传统之“民族文化”的重任,我们应该抓好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

比如,笔者在教学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识字加油站中“年”时,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引导了解“年”字的起源:

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年’是怎么来的吗?”

“我们好想知道!老师,你快点告诉我们吧!”孩子们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紧紧地盯着老师,急切地问。

师说:“想知道,那可就要认真听了!”

笔者接着出示“年”的甲骨文字形“”,说:“你们看,这上面是“禾”,看像不像是一株沉甸甸的麦穗?”

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像!”

“下面像不像一个背着麦穗被累得手臂下垂的人?”

“真的太像了!”

“那你们能猜猜‘年的意思吗?”

“我猜这个字应该与收麦子有关。”

师说:“你太聪明了,‘年的本义就是丰收。关于“年”,我们民间还有一个这样流传已久的传说,据说“年”最早是一种怪兽,凶猛可怕,一到除夕夜,就会到村上吃牲畜,还会伤害人的性命,人们害怕极了。于是在过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点燃鞭炮,把这头“年”吓跑。后来过年放鞭炮就成了一种习俗,可以保佑家中平安。“年”的传说,也给生字“年”增加了神秘的色彩,实际上“年”的形成还是跟岁末的祭祀有关,今天我们所说的“过年”,意思就是在一年的最后一天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把这个旧年送走,迎接新的一年。这才是“过年”的本义。”

孩子们听得是不亦乐乎,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不仅学会认读了“年”,还了解了“年”的起源及真正含义。

这样教学,不仅是为识字而教,更赋予汉字教学文化传承的使命,学生不仅学会了汉字,还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染,达到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链接汉字,追寻文化深度,体悟“民族文化”

教师要立足课堂,时刻寻找优秀传统之“民族文化”的渗透点。比如在教学生字时,我们可以链接古今,回顾历史,向生活延伸,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可以追根求源,了解很多关于生字的历史典故。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能够善于挖掘、探寻汉字中所蕴含的故事与人物。例如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中《端午粽》这一课,它是一篇有关端午习俗、节日美食、文化传承融为一体的课文。

在教学“粽”时,我问学生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孩子们纷纷点头表示喜欢吃粽子。“吃粽子是怎么来的,你们知道吗?”孩子们一脸好奇,我顺势就给孩子们讲了吃“粽”的来历,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汨罗江而死,出国老百姓非常伤心,就纷纷来到汨罗江边吊唁屈原,拿出为他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扔进江里,这样做的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