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红楼梦》的贡献之一,是从使美不成其为美到使美成其为美。此前,中国美学始终都没有做到以美好为美好,以罪恶为罪恶。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千年不变的美学传统终于在《红楼梦》出现以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红楼梦》的出现堪称中国的人性觉醒的标志。飘落在身边的桃花,便“兜了那些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心中早已五内摧伤”,面对晴雯之死,这是对“无保护”的“无家可归”的女性的“爱”。如此真“爱”实为石破天惊。《三国演义》的权力争夺,《水浒传》的拳头火并,都被曹雪芹弃之不顾。就从这里起步,他开始重新评价历史。而这种重新评价历史的结果,但是我们看到宝玉不再用它来歌颂帝王将相,也不歌颂才子佳人,这正是所谓的以美好为美好。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宝玉的评价。如果从贾母、贾政、王夫人的眼光看,起码是咎由自取,或者是命中注定。这样一来,万艳同悲”?

因此,在《红楼梦》里,有一个在所有中国作品里都看不到的现象,凡是关乎人性尊严的东西在《红楼梦》里都是被呵护的。这是中国人的审美心态最正常的一部伟大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中国人才第一次展示了自己人性的尊严和对美的敏感。

更为重要的,是还原了世界的真正的美丑善恶之后必然出现的悲剧。我一直在想《红楼梦》究竟为什么会如此吸引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因为其中的民主思想吗?因为其中的反封建思想的萌芽吗?因为其中的爱情故事吗?都不是!而是因为其中的悲剧美学。不过这里的悲剧也不是像很多学者所说的,是因为抄家,《红楼梦》的真正魅力就在对于人性与爱的泯灭的自觉意识。其实,《红楼梦》就是一曲“好了歌”,“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独宝玉而已。”由此,我们想一想宝玉为什么要“却尘缘”,就是因为最有价值的东西都毁灭了,因此已经毫无留恋之处。

大家知道,在《红楼梦》之前,中国美学是没有悲剧的。我们民族有悲剧;有苦难,没有苦难意识。我们生活在悲剧当中,所以就没有悲剧的意识。而从《红楼梦》开始,对于生活本身的悲剧性质终于有所意识。

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就悲剧而言,《红楼梦》的石破天惊在于,曹雪芹没有归罪于偶然,也没有寻找替罪羊。“蛇蝎之人”“凶手”之类,《梁祝》中的结局是父母之命所致,《杜十娘》的结局是男子负心所造成,但是在《红楼梦》中爱的泯灭与阙如却无人负责。是“无罪的凶手”“无罪的罪人”,所有人所构成的冲突和这种冲突的相关互动才是悲剧之为悲剧的真正原因。你在《三国演义》里看到了扬刘备贬曹操,但是你在《红楼梦》里看到了吗?没有,都是好人。即便贾政、王夫人、宝钗也是好人,在“共同犯罪”中,一切都是无望的挣扎,“木石良缘”仍旧无缘,最美丽的生命偏偏获得最悲惨的结果。也就是说,也是这个世界的所有的“非”所碰撞出来的悲剧。

而且,正因为“无罪的凶手”“无罪的罪人”的发现,必要的忏悔意识就是不可或缺的。从曹雪芹开始已经意识到,所有的人都不能说他就是圣人,所有的犯罪都不能只说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这就是曹雪芹的伟大发现。我们看到,小说一开始曹雪芹就写他的自愧,他是“泥猪癫狗”,他是“粪窟泥沟”,首先是为自己而鸣啊。于是,曹雪芹把自己作为一个犯罪者

(摘编自潘知常《开辟鸿蒙,谁为情种——<红楼梦>美学的创世纪》)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出现堪称中国的人性觉醒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千年不变的美学传统,展示了人性的尊严和对美的敏感。

B.作者认为爱的泯灭与阙如是《红楼梦》悲剧美学的唯一魅力,也是《红楼梦》吸引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原因。

C.我们民族有悲剧,但因为没有意识到悲剧的“无缘无故”,所以没有悲剧意识

D.相较于《水浒传》有好人有坏人,《红楼梦》中都是好人,这正是《红楼梦》的贡献之一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宝玉怜惜凋零的花瓣,呵护被排斥在社会边缘的丫鬟,可见曹雪芹对于世界的评价是以“爱”为标准的。

B.作者认为《红楼梦》的悲剧美学特质是对人性与爱的泯灭的自觉意识,可见大团圆式结局的《窦娥冤》缺乏该悲剧美学特质。

C.“在《红楼梦》中爱的泯灭与阙如却无人负责”,因此贾府“四春”的悲剧都是命中注定,别人对她们悲剧的发生无需负任何责任。

D.“小说一开始曹雪芹就写他的自愧”,是因为他意识到家族发展到繁华落尽、盛极而衰的地步,他自己也可能是犯罪者。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李希凡认为《红楼梦》对丫头们的描写“是对同样属于人类的女性的尊重”,她们“以独特的个性生命、人格力量,进入艺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