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成考网络舆情及有害信息监控处置工作培训会-全稿-终稿.docx

自考成考网络舆情及有害信息监控处置工作培训会-全稿-终稿.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仅供参会同志个人参考,不得对外宣传和发布

2021年成考、自考网络舆情及有害信息监控工作

讲话提纲

(视频会议13分钟)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考试安全平稳的“关键变量”之一,是考试工作的“预警器”“晴雨表”,做好网络舆情工作关乎全局,意义重大。这里,我就如何做好成考、自考网络舆情及有害信息监控处置工作,提五点具体要求。

第一、严把“认识”关,充分认清教育考试网络舆情的形势和特点

一是敏感程度高。教育考试一直是高敏感度话题,社会各方对于涉考事件容忍度极低,网络上的“星星之火”有可能被无限放大,引发公众对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质疑,从而影响考试安全和社会稳定。尤其10月份自考、成考以及教师资格,连续三个星期,都是影响力非常大的考试,舆情效应相互叠加,任何一个舆情事件,如果控制不好,就会迅速发酵、快速传播。教育考试舆情还容易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共振,所以,舆情事件一旦快速传播,就会呈现井喷态势。尤其今年,教育改革密集落地,更是需要特别注意。

二是考试专业性强。近几年命题工作较为容易引起舆情,当全社会用放大镜审视试题,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去解读试题,在海量的练习题、模拟题中寻找试题,偶尔会引发所谓“原题、重题”的质疑,这些质疑从专业角度来看是站不住脚的,但广大考生和普通民众却难以甄别。这种质疑往往会引起社会性辩论,从而引发舆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三是监控难度大。这项工作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不知何时不知何地敌人就冒了出来,持续作战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容易疲劳、容易疏忽。对于QQ和微信,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自动检测手段,还需要人工逐一加入和跟踪。

可以说,舆情及有害信息监控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所以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

第二、严把“管理关”,认真落实“网络舆情及有害信息监控处置”有关要求

自学考试:10月11日至10月19日(考前一周、考后三天)。其中,10月15日至10月17日要求24小时监控(周五、周六、周日)。

成人高考:10月18日至10月27日。其中,10月22日至10月24日要求24小时监控。

这段时间,在国家层面将继续依托部际联席会议机制,24小时联合办公。各省要加快步伐、跟上节奏,要积极联系本地网信、公安、宣传等有关部门,成立网络舆情及有害信息监控处置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快速研判处置本省涉考有害信息和负面舆情。两项考试的监控小组名单、联系方式在10月10日前分别通过考务平台上报。

这里强调几点:

(1)舆情监测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协调、综合发力,从考务、宣传、信息等相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组。多部门协作要在“物理相加”的基础上,形成“化学反应”,实现“1+1>2”的有机融合。

(2)人员必须固定,监控小组名单和实际工作人员必须一致,手机要24小时开机,工作过程中,一些需要各省处置的任务,将通过监控人员传达,因此必须确保第一时间能找到监控人员。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今年将建立工作群。

(3)加强人员培训。个别省的监考员、工作人员,在互联网、自媒体上晒工作照、工作安排、工作要求等照片。请大家务必对内部人员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不允许将这些内容发到互联网、朋友圈。

第三、严把“监测关”,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

这项工作是考试安全的“哨点”、“探头”。要充分发挥“哨点”作用,强化底线思维,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考前:①要重点监控出售试题答案、贩卖作弊器材、提供代考替考服务的有害信息;②要提前注册一批QQ号,加入一些可疑、活跃的QQ群。

考中:①要重点监控试题试卷、答案等信息;②要重点关注对考试带来较大负面影响的突发事件信息;③要重点跟踪QQ群,出现疑似泄密的事件,要立即上报立案处置。

考后:重点监控负面舆情,如泄题、漏题、原题、重题、舞弊等信息,以及涉及国家教育考试重大改革的信息。常见于微博、贴吧、知乎。

在监控的关键词方面。和以往一样,通过文件印发。此外,我们会通过工作群随时发送一些关键词。

第四、严把“处置关”,及时妥善处置负面舆情事件

舆情处置的“黄金两小时法则”已成为业界共识。在移动互联的自媒体时代,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往往几分钟、十几分钟后就会有网站转载,1—2小时就可能建立话题,形成舆情热点。因此,要注重时效性,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力争把负面舆情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提高速度,在请公安和网信处置时,需要向其提供充足、合法的依据。可以将有害信息归为三类:

一是炒作类信息。恶意炒作试题内容、试卷答案、防疫组考、偶发事件,以及“泄题”“命题内幕”等内容,进而对考试公平、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产生质疑,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对此类信息,可依据《网络安全法》等进行处置。

二是违法类信息。通过互联网发布涉嫌组织作弊、考试诈骗等信

文档评论(0)

147****37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四级网络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0025053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02日上传了四级网络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