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VIP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杜甫人生中“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写于公元761年。两年前,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此诗叙述了草屋被狂风吹破的事,在疾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亲身体验着困窘难熬的苦楚,脑海却翻腾的是战乱给天下寒士带来的不幸和荼毒,“古仁人”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表露得鲜明而强烈。

【学情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1世纪,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我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层层深入启发学生思维,做到兼顾全体,品一诗、知一人、感其世、读其神。

【教学目标】

1.在读中感悟诗歌画面。

2.在读中理解诗歌基本内容。

3.在读中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4.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难点】

1.在反复的吟咏中,体会诗歌的内涵。

2.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课题

唐朝有这样一个人,一个凄风苦雨时吟诵,为一个苦难的时代撑起精神的脊梁,他用热血为天下寒士搭建了万千广厦,更是为中国人建立起一座座前年不倒的精神大厦。那么,他是——杜甫。他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受人们喜爱。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活动一:诵读,读出歌行体韵律和节奏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读诵,对诵,配乐齐诵。

2.用一句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预设】

1.明确生僻字:罥(juàn),坳(ào),衾(qīn),丧(sāng),庇(bì),见(xiàn)

2.节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何时眼前/突几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这首诗歌讲述诗人由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联想到天下人的民生疾苦。

4.师补充“歌行体”文体知识: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常以“歌”命名。歌行体抒情更直观,更有表现力。这首诗因“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歌”,这是一首即事抒情诗。

(二)活动二:拍摄微视频,寻找最佳镜头

这首诗短小但充满故事性,如果要给这首诗拍个微视频,你会选择什么用的场景呢?(提示:把所有的修饰语去掉,只找客观描写的重点词语)

预设:

秋风:秋风卷屋茅,渡江寻不着

群童:群童抱茅去,倚仗自叹息

夜雨:屋漏逢夜雨,丧乱夜无眠

广厦:祈愿房万间,吾庐破也甘

三、分节品读,渐入诗境

秋风卷屋茅,渡江寻不着

师范读: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1.之所以能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画面,是因为那些生动传神的词。这一段中哪些词写得特别妙?从“________”一句中,特别是______________字/词中,我读出了_______的秋风。

预设:

“怒、号”“卷、飞”“高、下、挂、沉”等字眼,诗人运用了拟人散文修辞手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写出秋风之大,之猛,之狂。在秋风的衬托下,诗人显得更加渺小。面对大自然的暴动,作者只好任其所为。诗人从秋风之声、秋风之威写出了——秋风的无情。

2.所谓言为心生。从这一段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杜甫?

明确:秋风卷屋茅,渡江寻不着——痛惜焦急

3.小组合作:赏析2、3段。

这一段中哪些词写得特别妙?从“_______”一句中,特别是_______字/词中,我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明确:群童抱茅去,倚仗自叹息——愤懑无奈

屋漏逢夜雨,丧乱夜无眠——愁苦忧思

4.作者一向关心百姓疾苦,他的诗有“诗史”之称,但在这首诗中却一反常态,写了自己的个人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生齐读第四节

预设:在这样一个充满愤怒与无奈、凄冷与哀伤的长夜,诗人却能超越自我,不被困难压垮,不沉浸于痛苦之中,而是从一般人对不幸的感受中超脱出来,推己及人,由个人思及社会,由自己的一屋之破念及天下寒士的苦难,并坚持自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追求,愿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作为条件,为天下寒士换来“广厦千万间”的强烈愿望。这是何等博大的襟怀!杜甫这一晚的呐喊穿越千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