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课件:《蜀相》写作背景.pptx

高中语文教学课件:《蜀相》写作背景.ppt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导入这两幅对联写的分别是谁?扶古柏,碧水春风,贱儿无家别,安得广厦万千,草堂美誉留后世;过潼关,朱门酒肉,夔女负薪行,但闻夷歌数处,诗圣文章著千秋。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爻(yáo)

第一幅对联写的是杜甫;第二幅对联写的是诸葛亮。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想为祖国和人民效力,但才华却得不到施展,当他站在深受重用的诸葛亮的祠堂前,又会有怎样的感触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蜀相》,感受这位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课堂导入

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首创新乐府,发展古体诗,成就律诗,诗风沉郁顿挫:(沉郁:情感深沉蕴藉;顿挫:语言刚劲、音调铿锵、章法多变)。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生平35岁之前读书游历《望岳》长安十年接近人民?《兵车行》安史五年人民疾苦《春望》三吏、三别成都五年相对平稳?《蜀相》漂泊五年老病孤舟《秋兴八首》《登高》

诸葛亮事迹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佐刘备,联吴抗曹,取荆州,定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后来又辅佐后主刘禅,六出祁山,最后终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军中,完成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世人的敬仰。

律诗常识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兴起于南朝成熟于盛唐。②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③每句平仄相间,上下句平仄相对,每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④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且一韵到底;⑤中间两联须对仗。①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写作背景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史思明再次攻陷了东都洛阳,自立为大燕皇帝,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大量死亡,生产遭到大破坏;尤其严重的是唐肃宗的昏庸,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写作背景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特别是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和刘备君臣二人之间那种鱼水相得的关系,不禁百感交集,心潮翻滚,以至泪流满襟,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