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胸痹
目录1概述病因病机3诊断和鉴别诊断4辩证论治壹贰叁肆
壹概述
12胸痹是由于年老体虚、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邪内侵、劳倦内伤等因素导致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定义
23西医学范围本病与西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关系密切,其他如心包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临床表现与本病特点相符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历代医家对胸痹有大量论述,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有:胸痹之名,源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黄帝内经》对本病病因病机及证候表现均有记载。《金匮要略》列专篇论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和方药,认为其病机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内盛,属本虚标实之证;提出用辛温通阳,宣痹化痰等法治疗胸痹,创制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及人参汤等9张方剂,临床行之有效,为广大医家所宗。历史沿革
《诸病源候论》认为本病病因为风冷邪气犯心,病机为邪犯阳气,瘀血内生,同时对本病的病机转归进行了探讨。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诸痛门》提出用大剂量桃仁、红花、降香、失笑散等治疗瘀血心痛;清代陈修园《时方歌括》载丹参饮治疗心腹诸痛;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对后世治疗该病影响深远。历史沿革
贰病因病机
病因1年老体虚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气渐衰,若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导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煦,鼓动无力而痹阻不通;若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可导致心阴内耗,心阴亏虚,心脉失于濡养而致痹;或因阴虚火旺,灼津成痰,痰浊痹阻心脉,发为胸痹。2饮食不当嗜酒或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成痰,上犯心胸,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而成胸痹;或痰浊久留,痰瘀交阻,亦成本病。3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失运化水液,聚而为痰,痰浊阻滞,气血不畅,心脉痹阻,发为胸痹。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气滞痰浊痹阻心脉,而成胸痹
病因4寒邪内侵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而入,寒凝气滞,心脉痹阻,发为胸痹。5劳倦内伤劳倦耗气,积劳伤阳,心肾阳衰,鼓动无力,胸阳失展,阴寒凝滞,心脉痹阻而发胸痹。或由于劳倦伤脾,脾虚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乏源,无以濡养心脉,拘急而痛。
病机1基本病机: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23病位病位以心为主,但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3病性.病理性质胸痹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作期以实证为主,主要是气滞、寒凝、痰浊、瘀血痹阻心脉;缓解期以虚证为主,主要是气血阴阳亏虚,血脉失于滋养、温煦,鼓动无力而痹阻不通。
病机(续)4病机转化病机转化胸痹的病机转化可因实致虚,如痰踞心胸,病延日久,耗气伤阳,可导致心气不足或阴阳并损;或阴寒凝结,寒邪伤人阳气,可致心阳虚衰;或瘀阻脉络,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日久可导致心气心血不足。亦可因虚致实,如心气不足,鼓动不力,易致气滞血瘀;或心肾阴虚,水亏火炎,炼液为痰,痰浊阻于心脉;或心阳虚衰,阳虚生寒,寒痰凝络。
叁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1临床特征临床特征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发憋闷而痛,疼痛性质为隐痛、胀痛、刺痛、绞痛、灼痛。疼痛可窜及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常伴有心慌、气短、自汗,甚至喘息不得卧。一般持续时间短暂,几秒至数十分钟,经休息或服药后可迅速缓解。严重者可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可发生心脱、心衰、猝死等危候。23
诊断12病史病史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志波动,感受寒冷,暴饮暴食,劳累过度等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3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心电图为常规检查,动态心电图、心功能测定、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心肌损伤标记物、冠脉造影术等,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1与真心痛鉴别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细或结代等危重证候。
鉴别诊断(续)12.与胃痛鉴别心在脘上,脘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以其部位相近。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极易混淆。但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极短,虽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胃脘痛与饮食相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反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症状。
鉴别诊断(续)13与悬饮鉴别胸痹与悬饮的胸痛相似,胸痹以膻中或左胸部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常兼心慌,时作时止,反复发作。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