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 利用紫外圆二色性评估纳米材料引起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 编制说明.pdf

纳米技术 利用紫外圆二色性评估纳米材料引起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 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技术利用紫外圆二色性评估纳米

材料引起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

Nanotechnologies—Assessmentofproteinsecondarystructureduringan

interactionwithnanomaterialsusingultravioletcirculardichroism

编制说明

一、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纳米物体及其聚集体和团聚体(NOAA)在全球范围内大量

生产和广泛应用,人们开始担心其与包括蛋白质在内的生物系统相互

作用。纳米材料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可能引起其二级结构发生可逆或

不可逆转变。其中不可逆的结构改变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和构象

并最终影响其整体生物活性。因此,监测这种变化的发生可以提供

NOAA与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

多肽在生物介质中折叠产生的二级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生物活

性。这种结构上的重要特征包括肽骨架上的胺基氢和羰基氧原子之间

的氢键和两个半胱氨酸残基之间的二硫键。

蛋白质暴露于某些金属离子和生物活性化合物可能会对其二级结

构产生影响。此外,不同的缓冲液离子强度、pH值以及温度也影响其

二级结构。蛋白质功能和构象的变化可能来源于折叠过程中的重组(即

错误折叠)和整个分子尺寸的变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阿

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症等疾病都是蛋白质错误折叠的结果。

为规范我国相关测试方法,实现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接轨,现使

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TS23459:2021《纳米技术利用紫外圆二色性

评估纳米材料引起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本文件规定了利用紫外圆

二色光谱法(UV-CD)测定蛋白质与纳米材料相互作用引起的二级结

构变化的测量方案和测试条件。

二、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项目名称:《纳米技术利用紫外圆二色性评估纳米材料引起的蛋

白质二级结构变化》

立项号Z-491

项目支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纳米前沿”专项《纳米生物医药

标准方法与标准样品》(2021YFA12028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

技专项(B类)《纳米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立》(XD

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编制单位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纳米中心)是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

共建并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全额拨款直属事业单位。全国纳米技

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9)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实验室技术委员会纳米技术专业委员会(CNAS/TC/SC14)均挂靠在纳

米中心。纳米中心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支持下,先后开展了国内纳米科研和

产业化的调研、组织纳米基础标准的制定、纳米标准物质的研制和溯

源、纳米检测技术的研究、全国纳米检测实验室间检测技术的比对和

认可、与国外纳米标准化组织的联系与交流等工作。纳米中心还承担

了多项科技部863纳米专项、973计划中与纳米技术相关的项目,以及

与纳米检测技术相关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以上工作为高效

率完成本标准的制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我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先进加速

器物理与技术研究及开发利用、先进射线技术与应用的综合性研究基

地。现有职工1400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领军人才及高层次研究骨干近百

人。高能所发挥大科学装置集群、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开展重大

科学和前沿高技术探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引领带动中国

相关领域研究进入世界前列;拥有北京同步辐射装置、散裂中子源等

大科学装置,为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提供公共平台。

在纳米科学与技术方面,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共建中国科学院纳米生

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率先开展纳米安全性的研究,

并在该领域保持国际领先,发现含Gd金属富勒烯具有高效抑制肿瘤生

长的功能,首次提出新型纳米药物的设计;团队基于同步辐射、同位

素标记与示踪等核技术,建立和发展了特色的纳米生物相互作用的跨

尺度、多层级分析方法,为纳米材料安全性、纳米药物开发提供前沿

的分析手段,积极地推动纳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